东北网佳木斯11月27日讯 时值初冬,同江市旅游业却不断升温。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在同江欣赏北国雪景,体味赫哲传统手工技艺,体验赫哲民俗民情,切身感受到北疆雪国所焕发出的口岸、民族、山水人文的独特景观风情。
据同江旅游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同江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为58万人次、62万人次、65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2.6%、18.5%、5%,年平均递增5.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1.45亿元、1.92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6%、15.7%、7.5%,年平均递增11.6%,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同江市全力推进景区景点建设,景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在街津山建设了集旅游观光、边防瞭望、风力观测、防火观察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塔。特别是今年,景区景点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今年4月,同江市旅游局委托国内领先、规模最大的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目前,从规划建设项目中梳理出的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别亚湾赫哲水街项目已经启动清淤工程;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区大门已完成效果图、施工图设计,基础工程已经完工;街津口乡街镇改造已于10月10日动工,首期完成了三个临街房屋的特色风貌改造;三江口胡耀邦纪念广场已开工建设,景观墙今年可建成。同时,迎宾桥、伊玛堪广场项目景观设计已完成。
2010年,同江市注册旅行社11家, 2012年发展到15家。在同江市经营的外地旅游企业达到4家,有密切业务往来的旅游企业达到56家,涉旅行业从业人员2000多人。星级宾馆及定点宾馆、酒店12家,其中三星级1家,两星级1家,拥有床位1700多张。近年来,同江市不断完善旅游内涵,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旅游工艺品种类不断增加,推陈出新速度不断加快。2010年,全市旅游工艺品种类仅限鱼皮衣、鱼皮画以及简单的手工艺品,品种单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同江市依托独特的边境和民俗旅游资源,着重开发了俄罗斯工艺美术品和赫哲民族旅游纪念品两大蕴含地方特色并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三江口、街津口景区内设置了旅游购物商店,提供鱼皮制品、桦皮制品、俄罗斯工艺品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其中鱼皮工艺品、鱼骨工艺品、桦树皮工艺品、民间剪纸艺术、鱼皮服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培育和建设旅游纪念品的产业体系,同江市还扶持企业注册了莫日根、哈鱼岛等旅游纪念品商标。
为扩大同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江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与黑龙江公共频道合作拍摄了同江旅游宣传片《自游自在》,在省台黄金时段播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功策划并举办了“赫哲故里·大美同江”汽车自驾游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130余名自驾车友前来参赛,央视、北京卫视、新浪、搜狐等20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连续两次举办“华夏东极·赫哲故里”旅游推介踏查活动,接待国内外知名旅行社300多家;举办了招商国旅杯“我是同江小导游”电视大奖赛,参赛选手60余人;举办了首届“旅游杯”钓鱼大赛,参赛选手80多人。开展了“印象东极·同江”旅游推介活动,有来自全国200家旅行商来到三江口、街津口景区踩线考察。同江政务网现有的“赫哲之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精品线路,旅行社及星级宾馆等内容,成为全面展示我市旅游资源的网络平台。举办了赫哲民俗游启动仪式,来自省内外的70多家旅行社参加,同时在文化村内重新组建了伊玛堪艺术团,每天两场文艺演出,大力弘扬了赫哲文化,丰富了景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