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完善机制 推进信访工作稳步开展
2012-11-29 11:37: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索建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9日讯 近年来,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信访工作做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提高思想认识、规范信访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一系列措施,使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大量的信访隐患和上访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一季度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又取得了零信访的好成绩。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形成信访工作合力

  近年来,始终坚持把信访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亲自部署、亲自包案、亲自接访、亲自阅卷、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形成上下重视、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该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信访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及立案庭长、审监庭长、政治处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使信访工作向正规化迈出了一大步,形成来访有接待、有登记、有交办、有答复的工作机制。2012年,共接待来信来访137件次,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并使98%的信访问题在初始阶段得到化解。

  二、强力推进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信访机构和信访制度。信访办公室设在立案庭,由立案庭负责接待、处理信访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流程管理办法、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信访案件定期通报等十几种规章制度,同时明确了《信访机构工作职责》,《院(庭)长接待日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接访行为,扭转了人民群众对法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看法。二是继续开展“三项承诺”活动。继续开展实施“三项承诺”活动,继续落实制定的“三项承诺”实施方案的54项措施,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审理每一起案件的全过程,转变为每一名法官的具体行动,把诉讼流程以表格的形式做成牌匾挂于立案大庭墙上,使当事人对案件的流程一目了然,避免了当事人对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疑惑,为其了解我们的审判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三是建立判后答疑、信访调解制度,化解上访人对立情绪。设立判后答疑室,制定了判后答疑制度,设专人解答当事人对判决书中的疑点问题。通过判后答疑,使当事人明白自己的官司输在哪里,赢在哪里,平息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也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赖感,树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司法公正的良好形象。四是真正发挥院长信访接待日、领导包案作用。院长率先垂范,严格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把每个院领导接待的时间安排张贴于外,告知群众,使当事人反映问题有了可选择的对象,减少了周转环节。同时公布信访电话,进行电话接访,并在五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群众信访投诉箱方便群众上访。另外,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已形成的信访案件分门别类,由各分管院领导逐一包案,明确责任人。五是追究“四个责任”实行“四个严肃处理”在信访工作中,我院一贯注重责任意识,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正视问题,追究“四个责任”,即谁导致和引发了信访案件追究谁的责任,谁接待处理的不好追究谁的责任,谁包办的案件没有按时息访息诉追究谁的责任,谁领导的部门发生信访案件追究谁的责任;做到“四个严肃处理”,即让谁接待谁不接待,严肃处理;让谁接人谁不去接,严肃处理;让谁什么时间接,谁不按时接,严肃处理;让谁报材料谁不按时报,严肃处理。

  三、抓措施、多管齐下、科学有序解决信访问题

  在信访工作中,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注重把信访问题化解在本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有理无理先接待,话长话短都听完”制度,以积极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做好信访工作是我院一贯秉承的工作宗旨。加强矛盾排查,及时掌握信息。每季度立案庭对所有涉信涉访案件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出的信访案件重新登记,建立信访档案。每季度进行信访信息形势分析,年末进行总结。各庭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信访案件,发现矛盾苗头,及时报告。注重调解,把调解做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有力武器。在信访处理阶段加大调解力度,能够进一步实现司法和谐,彰显公平正义,体现司法为民的理念。我院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渗透到信访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司法调解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组织”机制,最大限度让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调解作用,强化全员调解组织意识,推行大调解工作思路机制。坚持多调少判原则,将调解贯穿与审判全过程,认真学习陈燕萍五字工作法经验,推行充分利用“四个时机”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坚持“四个”力求,充实调解内涵,感情上力求真挚,方法上力求适当,措施上力求规范,效果上力求最佳。

  四、换位思考,真心实意为上访人解决问题

  信访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特殊渠道,也是民怨的释放通道。积极引导干警,号召大家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上访群众”、“怎样对待当事人”的大讨论,形成对待群众要热情不要推脱,要尊重不要歧视,要解决问题不要敷衍的“三要三不要”共识,从根本上解决信访矛盾。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