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3日讯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连日来,我省干部群众围绕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展开学习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为目标,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一个国家的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一个民族就不会形成共同的信念和统一的行动。”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高原丽教授认为,建设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实践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基于国家的层面,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相一致,表明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基于社会层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属性,表明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这是基于个人层面,表明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高原丽说:“三个倡导”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要看到,“三个倡导”是一种开放式的概括,因为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经过实践发展与理论总结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过程,这种开放式的概括为今后进一步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空间。“我认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炼应遵守以下原则,一是民族性,即体现的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二是时代性,即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大众性,即做得易于记忆,朗朗上口,妇孺皆知,见诸行动。”
文化强国建设呼唤道德提升、诚信构筑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体现了从公民个体到国家、社会层面上,对道德提升、诚信构筑的需求和呼唤。
省精神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先进人物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在宣传模范的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进行帮扶,让“好人有好报”的道德理念在现实层面中得到生动体现。此外,还不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诵经典,讲道德故事,谈感悟。让百姓在实践中体悟道德对于个人而言带来的益处。二是针对道德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和宣传教育,其目的要解决诚信缺失等问题。三是开展暖心志愿服务,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和救助,激发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心中的道德力量。
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亓利认为诚信是社会公德的要素,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最起码要求,看似最低要求,却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最基本标准也是最高标准。
“公民道德建设遵循着道德发展的规律,不能抓一阵,要形成长效机制。”省文明办副主任袁克敏说,“道德的养成是慢功夫,不能说今天听了一堂关于道德的课程思想就转变了,不仅需要靠组织大型活动去推动,同时也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坚守和积淀。”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既是精神力量,更是物质力量;既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袁克敏认为,道德是一种自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别人都在看,道德无形中也在评价。如果能够自觉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还能带领别人去做,那么道德建设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道德建设虽然是长期过程,但是不能因为其过程长就放松要求。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对道德标准确立的并不高。但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速频率,对道德建设也要快马加鞭,与时俱进。”袁克敏说。
丰富文化生活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团省委副书记关威指出,十八大报告中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具体指向性的说明,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且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在谈到如何开展好革命传统教育时,关威建议,要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创新形式,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多一些人性化教育形式,例如从先进人物的家庭出身、人生追求入手,还原真实,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如何为百姓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省社科联研究员崔家善说,“不仅要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硬性指标,还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阅读等活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于百姓生活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师吴肃然也认为,“有生命力的文化是持久而非短暂的,是有引导性而非单纯娱乐性的,是内在于人们的心智结构中而非灌输性的,是通过传承而非复制的方式得到的,在文化强国的道路上,中国人应始终保持着智慧、正义感与想象力,继承精品、创造精品。”
谈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大美大爱龙江”的号召,崔家善认为,应该从争做“大美大爱龙江人”开始递进式推进,首先应从弘扬我省民族英雄精神入手,使传统美德教育离人们近些再近些。同时,要以“张丽莉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为榜样,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讲道德、知荣辱、做奉献、促和谐”,并使之成为龙江人道德行为的自觉行动。此外,他还建议精神文化生活的手段要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