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体验乡村民俗风情 亲历农村年猪宴 品味舌尖上的幸福
2012-12-05 14:53: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讯 每到临近年关,农村“杀年猪”的习俗就悄然开始了。2日,记者来到哈市道里区新发镇万家村顾玉伟的家里体验了“杀年猪”的喜庆,并品尝了一桌热气腾腾的“杀猪菜”。

 

将刚杀好的猪肉搬回家

  杀头“笨猪”庆丰收

  2日早7时左右,顾玉伟和两个村民开着微型面包车来到自家郊外的菜地,这里圈里养了11头猪,是今年开春抓的小猪仔,如今个个长得膘肥体壮。顾玉伟说,这些猪每天吃的东西都是自家产的,有白菜、胡萝卜等绿色食物,有不上化肥的玉米、大豆加工而成的玉米面和豆饼。他说每年杀年猪一是为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二是召集亲朋好友,到家里热闹热闹。

选好肥猪

  “咱这个猪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在你们城里是买不到的。”顾玉伟向记者“炫耀”着自己的“笨猪”,一边和同行的村民商量如何到猪圈抓猪。“今天就挑最大的抓,让大家吃个够。”可抓猪看着容易,想“擒住”选中的猪却很难。开始抓之前,他掏出手机给10里外的屠宰点打了个电话,“把水烧好了,用不上10分钟准时到”。本以为1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的抓猪环节,却让几个“老爷们”费了半个多小时的劲。


  “那个忒胖,得有300斤”,“得,就是这家伙了”,他们直奔“大块头”而去,一人拽住尾巴,另外几个人准备放倒,可是这头待宰的猪好像看出自己有杀头危险,拼命地狂奔,跑出了“包围圈”。在邻里乡亲齐心合力围追堵截下,猪终于跑不动了,只得束蹄就擒。

收拾猪肉

  猪送屠宰场

  顾玉伟拉着“笨猪”开车来到屠宰点。刚进这家院子,前面已经有了两头待宰猪等在那里。随着年关临近,前来杀猪的村民也多了起来。现在农民富裕了,在自家杀猪的少了,到这里交点屠宰费,半个多小时就能拿到收拾得干净利索的猪肉。

大锅炖肉

  车开进院内后,猪被推进了屠宰室。“过去都是在自己家杀,有些残忍,现在都送屠宰场了,用电先击昏,之后进行宰杀,没有什么痛苦。”说话间,“屠夫”老李拿起一根带通电的电针,照着猪身上扎去,刚刚还活蹦乱跳的猪哼哼几声后,昏死过去。接下来,老李向猪脖子处捅了进去,立即有人拿盆来接那热乎乎鲜红的猪血。随后是烫猪、拔毛、上架、开膛破肚,一整套工序过后,300斤重的大肥猪被切割成了一块块的猪肉。


  听说记者是专门从城里来体验“杀年猪”的,“屠夫”老李说,杀了10多年猪,这头猪搭眼一看就知道是“细料猪”,吃自己家喂的纯粮食。通常养殖场猪拉过来的猪200斤出头就要屠宰了,而这头猪最少300斤。顾玉伟把杀猪钱给老李结了,并告诉记者,现在农民的日子都好了,过年不光讲究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自家的猪是纯粮食喂养的,吃这肉绝对放心。“这样的笨猪肉好吃着呢”,老李告诉记者一会品尝时,就会感到有一种“舌尖上的幸福”。

白肉上桌

  欢欢喜喜年猪饭

  当日11时左右,收拾好的生猪拉到顾玉伟亲戚家,屋子里聚了一堆邻居和亲友,这时女人们都忙着切酸菜,一人切一大盆,准备烩肉用。炕沿上几个女人在灌血肠。将葱花、蒜末、香菜末、姜末等一些材料倒进了搅拌好的猪血里开始灌。在厨房里忙乎的师傅们把猪肉和酸菜倒入大铁锅中,用木柈子火烧开,开锅后再放入灌好的血肠。“等开锅后把血肠用针扎眼放气,防止破肠,见没有血水出来基本上就是熟了,要马上捞出来。”一位自称是“厨师长”的中年妇女说,血肠不能煮的时间太长,否则会老的,不好吃。而一旁的妇女们,切完酸菜又开始扒蒜,“用蒜酱蘸肉和血肠贼好吃!”男人们则则坐在暖暖的炕上打扑克,并吆喝着“快点上菜”。

品尝“全猪宴”

  一个小时后,室内一片热气腾腾。一个大锅正炖着酸菜,一个大锅煮着血肠。“现在这村里杀猪是越来越早了,要是等到春节前杀,吃不了多少天就冻不住了,现在杀猪,天气冷肉能冻住,不易坏还好储存。”一位做菜的妇女告诉记者,过去他们根本杀不起猪,小猪仔养大了卖钱,够全家人半年生活费了。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啥时想吃猪肉,到自家猪圈随便挑。

  13时,血肠、白肉、猪肝、护心肉、大骨头……摆上餐桌,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纯正的“年猪味”。吃饭间,顾玉伟这边忙着倒酒,那边向大家分别介绍桌上的人:这是我种菜的师傅,没有师傅帮忙,今年种菜收入不能这么高;左边是我的邻居,地里有活他二话不说伸手就干;这位是老大哥……大家吆喝着,吃着热气腾腾的“全猪宴”,话题一直没有离开明年春耕。顾玉伟明年的打算,是扩大种菜规模,从种菜向养殖业发展。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