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镜界  >  镜界列表
搜 索
【春运故事】奔走于列车间的"送水"先锋——上水工于凌波
2013-02-16 19:48: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6日讯 (记者 王蕊) 随着春运的临近,很多人都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在这大冷的天坐火车,能喝上一口热开水、吃上一碗热呼呼的泡面都会让出行的人倍感温暖。而当人们轻而易举地在火车上舒服地喝上热水,作为车站的上水工,于凌波则要提前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天气给列车“送水”,确保春运路上的每个乘客都喝得上水、用得上水。

上水工往往不穿棉外套就跑出去给列车“送水”。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旅客们,伊春到达哈尔滨的4026次列车正点运行,工作人员请您做好接车准备工作,列车进5道2站台……”

  在哈尔滨火车站整备车间上水工于凌波心中,对讲机里的指令就是他工作的集结号。听到广播后,他放下只吃了几口的盒饭,麻利地拿上开井钥匙和胶皮手套,走上满是厚冰的轨道。

· 【春运故事】坚守在高铁车间的“七哥”——线路工商宗玉
· 【春运故事】春运战场上的“安全马”——马祥
· 【春运故事】调车员赵修君:货运列车上的“钩子手”
· 【春运故事】春运战场上的夫妻兵——刘光成、赵秋慧
· 【春运故事】没有旅客走过的站台——记13个男人的聂河站

  进入2月份,早上六点的室外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度,于凌波却连外套都没有穿就走出门了。

  “穿大衣厚啊,那干活就不方便了。而且一列车17个车厢,走得就得勤一点。穿得厚一会就一身汗,往那一站更冷;少穿点,反而少出点汗。”于凌波笑着说到。

  列车刚刚停稳,记者便随着于师傅走下了火车轨道,只见他熟练地从上水井里拽出水管插在火车箱下的注水口,打开给水阀门,然后走向下一节车厢……接管、注水、撤管、倒管。送水的工作程序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寒冬里工作,于师傅却一点也不轻松。

  按照平均每辆火车17节来计算,每班四名送水工,于师傅至少要给3到4节车厢加水。于师傅说,上水工这一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列车有固定的停开时间,不能因上水耽误列车正点,也不能因动作慢让旅客没水喝。


  正当于师傅打算加速上水的时候,就遇到了点小麻烦,只见水管掉落,一股水柱喷了出来,喷在了于师傅的身上。“冬天一加水就往上返霜,这水管里头也有霜,一有压就掉。”于师傅说。

  原来,车厢接口里面还残留着冰碴儿,衔接得不严实,不时喷出的水花溅出来。于师傅告诉记者,这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上完水后,自己就是一身的冰、一身的水,可他却不在意,微弓身体,将全身的力量聚集在握着水管的双手上,任由水打湿鞋子、嘣在脸上,没一会,于师傅脸上和鞋上就结满了冰碴儿。而每当有列车从其他轨道上驶过的时候,呼啸而过的风更是“雪上加霜”。

严冬,有一种感动叫坚守! 点击进入专题》》

  “像这个车的水箱要是缺水了,就得上水差不多20多分钟,才能够这一路上旅客用的水。”于师傅告诉记者,在这20分钟期间,他们都要在这守着,以防刚才水管喷水的情况发生,会让轨道两旁的积水冻成冰,影响行车安全。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轨道间一阵阵地“穿堂风”不禁让人打起寒颤,但一直奔跑在加水的几节车厢之间的于凌波,额头却微微渗出了汗珠。在极低的温度下,他身上散发的热量甚至凝结成了热气。

  当记者问到他累不累时,他告诉记者,这没什么,这一段路程却只是他工作任务重的其中一小段而已,他给记者简单算了算。“像我们上水作业量大,一个夜班最少也达到十二三公里。春运走得还得多一些。一辆车每个都是六百多米,从这头走到那头再走回来,一个往返就是一公里多,二十多趟车也就二十多公里。”

  给4026次列车加满水,于师傅和同事赶紧清理一下站台,因为从长春开来的2167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这次列车还有18节车厢需要加满水。长时间的室外工作让他的胶皮手套结了一层白霜,一时间很难辨别手套本身的颜色。


  为了不影响下一辆车的工作,等车的空档,于师傅一直对着手套呵着气,试图融化冻硬了的手套。脚下,则踩着已经湿透了的鞋子,而记者看得出,他并没有要回去换鞋的意思。

  “要是总换也换不起。烤鞋箱时间不够用,在屋子里最多也就能呆二十分,十分八分就走了。一双根本不够用,平时,我们都准备了两双鞋,倒着穿。春天得三双甚至四双。”

  目送着一辆辆加满水的列车缓缓驶出站台,于凌波上午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回休息室里暖和一会。再次冻硬的胶皮手套脱下来似乎有些费力,而早上没吃完的盒饭,已经变得冰凉。

  于师傅告诉记者,尽管他每天来往于各个车厢之间,亲眼看到每个列车进出站,见到乘客们上下车,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甚至更多的人并不知道铁路上的这个工种。“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工作,你要跟某个人提上水工,他们都不知道上水是干啥的。”

  说起这份默默无闻的工作,于师傅没有任何抱怨的情绪,还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们这工作就是为了他们方便用水,最起码说下车前洗漱完了,走进家门能精神儿的,亲人瞅着也能高兴点、放心点,我们就高兴。还是那句话,旅客满意就是我们的满意……”

  随着春运的进行,于凌波和工友们能聚在一起暖暖身子、聊聊天的时光也变得少了。只要列车还在运行,他们的工作就要继续。当记者听到大厅里有列车到站的通告时,也似乎听到了火车特有的汽笛声响,这时,上水工们的工作又开始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