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市道里区车站街黑加工点隐藏棚户区内
2013-04-12 10:09:3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赫 张磊. 陈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2日讯 提起棒肉,它味道鲜美,很多市民都吃过。假如你吃到从一间脏乱平房内的大黑锅里炸出的棒肉,你会感觉如何?昨日,一家隐藏在道里区车站街3号附近、存在三年的棒肉黑加工点,被有关部门查封。

在被查封的黑加工点内,制作棒肉的工具和原料堆放在一起。

  道里区巡逻辅警大队四中队辅警对记者讲,最近有居民向他们反映梁先亮家半夜经常有铰肉机的“嗡嗡”声,还时不时散发异味。10日19时许,他们在此处巡逻时,发现此加工点正在开工,于是敲门进入,并要求加工人员出示相关证件。但是,因加工人员没有出示任何证件,辅警将梁先亮及妻子带回大队进行调查。

  昨日11时许,记者来到了黑加工点。这个黑加工点位于棚户区深处,从车站街到这里需拐三个弯儿,外人根本不会注意这里,其位置作为一处黑加工点可谓得天独厚。

  走进黑加工点,记者在一间只有4平方米的房间内看到,这里摆放着铰肉机、搅拌机、大黑锅和几袋淀粉。铰肉机的放肉口虽油光锃亮,可下面的支撑架上却落着厚厚的灰尘。搅拌机的螺旋叶片上包裹着一层红褐色的铁锈,直接杵在地上。用来装棒肉的洗衣盆边上全是黑色的油迹,有的棒肉更是直接放在报纸上。整个墙壁和地面布满了油污。

已炸好的棒肉。

  在另一房间,记者发现这里更加杂乱无章。床上散落着生活杂物,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用来装炸肉的味精和碘盐的袋子,敞着口堆在桌子下。记者打开旁边的冰柜,里面全是肉。

  昨日,记者见到了黑加工点老板梁先亮。他对记者说:“冰柜里有约100斤的鸡肉和猪肥膘。”梁先亮告诉记者,他跟妻子是河南省商丘人,几年前来到哈尔滨,什么活都干过。由于不挣钱,他花2000元跟老乡学了制作棒肉的方法,现在已经干了三年了。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道里分局孔科长介绍,经调查,此加工点没有任何手续,已被查封。孔科长讲,对该黑加工点制作的棒肉他们已抽样化验,视化验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罚。目前,他们已向市食安办进行了汇报。

  “新闻110”线索提供

  黑作坊老板:棒肉原料一半都是玉米淀粉

  记者:棒肉原料都有什么?

  梁先亮:原料一半是玉米淀粉,一半是肉。肉里一半是鸡肉,一半是猪肥膘,然后再加些盐、味精和红曲粉,炸熟后再撒点芝麻。猪肉是3块钱一斤买的,鸡肉贵点8元一斤。

  记者:肉为什么这么便宜?为什么用玉米粉?

  梁先亮:猪肉都挑最便宜的买,土豆粉比玉米粉价格贵一倍多。

  记者:每天能加工多少棒肉?卖多少钱?

  梁先亮:每天卖30多斤,每斤卖8元左右。

  记者:平时怎么送货?

  梁先亮:想要的就打电话,我坐公交车给送去。

  记者:往哪些地方卖?

  梁先亮:和兴路附近、太平桥附近等地卖熟食的商家。

  记者:知道这样违法吗?

  梁先亮:不知道。

  面对面

  昨日,记者来到黑加工点了解到,制作棒肉的肉就是通过此铰肉机生产出来的。黑加工点老板10日被带到公安机关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道里分局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查封。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