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家长:孩子由出生到大学花费百万 教育医疗成大头
2013-08-18 09:16:34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那岩图

  生活报8月18日讯 最近,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调查在网上热传,引起一片哗然。在榜单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生育成本(从妈妈怀孕算起到孩子大学毕业)分别为276万元、247万元以及216.1万元。长春排在最末位,生育成本也要131.5万元。冰城哈尔滨“榜上无名”。

  “这个榜单太吓人了,按照这个标准,以后谁还能养得起孩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冰城有的家长认为这个榜单太不靠谱了,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不过七八万元,除非不吃不喝,才能满足孩子的花费。

  而社会学者则认为,榜单“直击”现实,冰城不乏“一切为了孩子”的家长,他们除了付出巨大的物质成本,精神成本更是令人感喟。应该说,哈尔滨的生育成本也是有数可查,“估计或与长春相近吧”,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养育一个孩子直到他接受完大学教育,花费百万元很正常。

  家长列账单 高中3年30万是咋花的

  记者问:这些钱不能省下吗?

  家长说:孩子不懂事,家长不能不懂事!

  “现在我孩子每年的费用要10万元以上!”记者采访哈市从事信息工作的一位孩子家长王民学(化名)时,他谈到这样一个数字。他说,不曾计算过为养育孩子付出过多少金钱,因为不敢想象,而且也难以计算,但是他感到这个数字对他而言应该非常巨大。

  王民学的女儿今年16岁,在哈市某重点中学读高三,成绩始终保持学年前三名。王民学非常支持女儿学习,为了孩子,他几乎将这些年的积蓄以及工资收入全都投入其中,一项又一项成本费用让他记忆深刻,以至于不必思索便脱口而出:“由于家离学校较远,孩子读高一的时候,我们就为她租了一辆送子车,一个月的费用是500元;从高二起,我和她妈妈觉得孩子太辛苦,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年的费用要2万元,今年的房租也已经交上了;孩子上高中以后,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课外要在不同的地方补课,除了每个月几千元不等的补课费外,我们来回接送孩子打车的费用每天至少50元钱;孩子上了高三,需要‘精补’,一堂‘一对一’的课或者只有几名孩子的小班课,费用是每一个半小时700元或者千元以上;孩子在高一还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去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参观交流,那一次的费用将近6万元;再加上孩子吃喝穿玩,平均一年的费用支出可达10万元。”

  王民学说自己已经做“月光族”很久了,而且很少再去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东西,随便乱花一分钱都会感到愧疚。“我的工资早已不够支付女儿的这些费用,所以一有空就会去讲学,以获得一部分收入。”

  王民学的“育儿成本”在冰城并非特例,记者问他“这些费用可不可省去”时,他说这些费用是必须支付并且不可回避的,“孩子不懂事,家长不能不懂事”。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孩子的其他阶段,“育儿成本”均是一个不可想象和不好估算的数字。

  一旦有了宝宝各项费用“节节高”

  当王女士被医院告知自己3岁的女儿因患肺炎需要支付近万元的医疗费用时,她感到自己既幸运又不幸。

  “孩子幸亏得的是肺炎,要是其他什么大病,不得倾家荡产啊!但是,近5000元的费用(有一半医保报销)也让家长感到压力巨大,对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是我和孩子爸爸一个月的工资总和啊!”王女士表示,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动辄一二百万元的费用,她并不感到惊讶。一旦有了宝宝,也意味着父母要不断地投入资金。

  “就拿我来说吧,从怀孕一直到把孩子生出来,营养费、手术费至少2万元。紧接下来是坐月子,请了月嫂,还请了催乳师,花了六七千元。等到孩子稍大点儿,我又在想该不该让宝宝去参加早教班,后来虽然否定了这个想法,省下了一大笔费用。不过,宝宝到3岁时,奶粉钱、玩具钱、衣服钱、辅食钱,平均每个月的费用都在1500元左右,三年下来也花去了近5万元。此外,冰城很多妈妈都会给孩子购买万元左右的保险,我给宝宝买了一份相对便宜的,每年支付6000元。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一种感觉,钱紧,日子也紧。”

  “全职妈妈”张莉认为,“现在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每个月基本的成本费用应该在2000元左右。这个数字是很多家长的共识。”“你想想,现在公办幼儿园每月的托儿费就已经逼近千元了,再加上孩子的其他费用,每个月孩子的花费至少要2000元左右。而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这个费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通过王女士和张莉的介绍,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算起到初中毕业,基本的生活成本费用已经接近40万元。

  补课费等教育支出水涨船高家长节衣缩食“穷追不舍”

  孩子妈给孩子爸发去了短信:今天我给宝宝报了英语学校,半年费用4400元,如果一次交齐全年的,可节省1000元,7800元就OK啦。

  孩子爸回短信:你有钱烧的吧!

  孩子妈回复:我就是在燃烧自己!

  与孩子的生活费用相比,令家长们感到“头更大的”是教育成本的投入,而现在,补课费等教育支出水涨船高,冰城家长中不乏节衣缩食者,一心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据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现在南方一些城市,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以外的第二外语了,而英语早在孩子入学前就已经接触了,仅这一项“育儿成本”应该是几十万元的费用。目前,哈尔滨高端的幼儿英语学校也越来越多,最为昂贵的每年费用在2万元左右。此外,现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流行去国外读小学、读初中,家长花费百万元也并不稀奇。如果是到国外读大学,费用一年100万元都有可能。而这些趋势,不能说只是一线城市的现象,也是其他城市共有的现象,致使“育儿成本”节节攀高。

  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哈市继红小学校长宋春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国家对于小学、初中的教育成本其实要求非常低,没有任何学费,但是有书费和本子费,一个学生一个学期也就一二百元钱,大概花1500元就能把小学读下来。初中阶段也是如此,但是书本费可能会稍多一些。不过,虽然表面上上学的成本很少,但是间接的费用“那就不好说了”,现在全国各地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必须购买校区房,如果将“校区房”也计算在“育儿成本”当中,“真的就不好说是多少钱了!”

  专家计算冰城生育成本40万元早已略显拮据

  “生育成本”达到百万元非常正常,这个数字应该接近长春标准。

  一直以来,流传着“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对儿子多给予磨练,才会使其奋进拼搏;对女儿则要尽量满足需求,才会让她在成人后不被外物所诱惑,端正做人。而现在,多数家长会根据收入情况以及教育理念,不论男女一律富养。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一直非常关注“育儿成本”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流传着“养一个娃40万元”的说法,当时很多家长都感到“压力山大”,而现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出炉,以及人们的切身感受,40万元的“育儿成本”显然已经有些拮据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中,有一些成本项目,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中是不会产生或者减少产生的,像每个月五六千元的保姆费,每年至少万元的早教费等等。而这些费用,一些富裕家庭则是可以承担的。所以,榜单也并非耸人听闻,所反映应该算是富裕家庭或者接近富裕家庭的育儿成本。”曲文勇说。

  曲文勇认为,可以通过哈尔滨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来估算出育儿成本,“去年哈尔滨市居民人均消费1.76万元,包括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食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等等,特别是当下,教育、医疗费用已占据‘大头’,很多孩子的消费成本都高于家长,或者可达到2倍,所以,孩子的养育成本应该是1.76×20(年)×2=70.4万元,再加上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所以,到孩子大学毕业,达到百万元非常正常,这个数字应该接近长春的标准。”

  采访后记

  过度攀比要不得 量入为出是王道

  此次采访,除了切实感受到了“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对家长们心生敬佩,一位家长说,这些年,他已经很少与朋友聚会了;无论刮风下雨,他和孩子妈妈都会在补习班的门口默默地等待女儿出来;为了让女儿获得更好的教育,他节衣缩食,从不乱花一分钱,甚至利用很多时间去“打工”来获得更多收入……相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所揭示的可以计算出数字的物质成本而言,父母所付出的“精神成本”其实更为巨大。

  有人说,与其说“生育成本”越来越高,还不如说是其中的“教育成本”高得离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但城市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一直被少数人拥有。作为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砸锅卖铁”的付出有时效果却适得其反,孩子非但难以“成龙成凤”,反而给家庭徒增了沉重的负担。建议一些家长不要盲目攀比,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要保持理性,量入为出。

  另外,如果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医疗费用能够降低一些,或许家长们的负担就能够减轻许多!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