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关桃芳:让桦皮画为世人讲述一代代鄂伦春人的故事
2013-10-02 15:46: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同明 高长利 彭佳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喜看鄂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七——

     关桃芳:让桦皮画为世人讲述一代代鄂伦春人的故事

  东北网10月2日讯(记者岳同明 高长利 彭佳丽) 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唯一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村,随处可见错落有致、规格相同的平房,每家小院夹障相连,民间艺术家关桃芳的家就在其中。

  如今,以桦树皮为质料的美术作品,已经成为闻名的鄂伦春民族美术工艺品,而关桃芳则是鄂伦春族中少有的桦皮画创作人。

 
 
 
 

剪裁桦树皮。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向众人诉说一代一代鄂族人繁衍生息的故事”

  关桃芳的桦皮画作品造型粗犷原始,保存了更多古朴稚拙的味道。她告诉记者,那是她在向众人诉说一代一代鄂族人繁衍生息的故事。

  关桃芳虽不是“科班出身”,绘画基础却要追溯到小时候。打小儿她就喜欢画画,开始她用树枝在地上画。那时候没有纸,大一点了父亲就给他扒些桦树皮,让她在桦树皮上作画。

  到了工作的年龄,关桃芳到了林场,单位出黑板报,几次板报绘画让她的特长凸显。1995年,十八站林业局举办漫画展,她的多幅作品获奖。1998年7月,呼玛县首届艺术节上,关桃芳的作品再度获奖。

在桦树皮上画图。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2000年,没能找准绘画方向的关桃芳被党校的一堂课触动了。桦树皮是鄂伦春族使用最多的一种质料,并且过去就有在桦树皮上作画的传统。鄂伦春族人,特别是妇女擅长用白桦树皮制作桦树皮画等工艺品,她们制作成的物品花纹图案简单原始、形象逼真、美观大方。而桦皮画的制作,在此基础上,更要求掌握美术功底。1953年,鄂伦春族群众逐渐从山上来到山下定居,鄂族妇女渐渐减少了桦皮画的创作,鄂族人中也鲜少有这样的人。

  了解到鄂族面临的现状,关桃芳反而沉下心来了,并决定潜心研究桦皮画。并从那时开始,为了这项手艺的传承。关桃芳开始了“记忆创作”。

艺术剪裁桦树皮。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能为世人展示鄂伦春民族文化,我义不容辞。”

  鄂伦春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莽莽兴安岭栖息着鹿、狍、犴、虎、豹等野生动物,纵横交错的河流生长着各种鱼类,优越的天然猎场为狩猎的鄂伦春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即使在下山定居后的早些年,鄂伦春族男子每年仍然少不了往山上跑几趟。所以每到学校放假了,关桃芳总会跟着父母进山里打猎、骑马、搭撮罗子,帮父母提水、捡干柴、晒肉干,如她所画的鹿、袍子、犴和桦皮船等一部分作品都是来源于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写照。

  在6年的潜心修画期间,关桃芳创作了以狩猎为主、涉及鄂族渔猎文化、桦皮文化、萨满文化等系列画作,包括鄂族女子手抱婴儿的画作《摇篮》、展现萨满文化的画作《枪卜》、再现父亲打猎时风采的画作《马背摇篮》等200余幅作品。

桦树皮画。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这类画尽管图案原始、造型粗矿,却形象逼真,表现力极强,让关桃芳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带着自己创作的24幅反映鄂伦春族的桦树皮镶嵌画2006年参加的哈博会时,一幅幅情真意切的作品勾起了众人情思。吴丽娟是十八站的一名中学老师,她站在画前没多久就掉眼泪了,看着眼前父辈们的生活写照,吴丽娟念叨着,“怎么那么像我的父亲呢。”

  就在展览期间,有人出高价购买她的系列组画,她没舍得出手。现在这幅画被她保留了下来,在今年的“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年大庆”时,这幅画被挂在了呼玛县民俗博物馆。《风雨初围》、《森林娇女》等20幅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关桃芳说,为世人展示鄂伦春民族文化,她义不容辞。

关桃芳制作桦皮画。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鄂伦春的故事会在一代代鄂族人的手中传承下去……”

  鄂伦春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久远,仅仅风俗习惯,就包括鄂族特有的礼仪礼节、生活习俗、婚丧习俗、丧葬习俗,甚至是饮食习俗。“过去,鄂族非常重男轻女,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男人能顶天’,像是男人的衣帽一定要放在上面。而女人则不能去自家的房后,女人的衣帽要在男人的下面……”

  关桃芳说,这样的生活习俗若要说起来,怕是几天几夜说不完。而这对鄂伦春民族来说,恰恰是最宝贵的财富。现在,她潜心研究鄂族习俗,用她的画纪录生活细节,继续诉说着一个个鄂伦春的故事。

关桃芳和她的桦皮画。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近几年,鄂族文化传承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民族习俗,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版画艺术家在鄂族更是为数不多。自2000年开始,关桃芳“多留了个心眼”,在女儿关焕炎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悉心让女儿掌握绘画基础,在女儿报考大学时,帮她选择了油画专业。现在女儿已是一名大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对于女儿传承自己的桦皮画工艺,关桃芳非常有把握。“女儿不仅要继承我的画法,更要开辟其他的画风来再现鄂伦春的风貌。鄂伦春的故事会在一代代鄂族人的手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