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丁凤芹成功看清视力表第三行 我看见“山”了!
2013-11-13 09:42: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冯紫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我看见阳光了!”

刘院长挡住丁凤芹的左眼,测试右眼视力。

  东北网11月13日讯 12日9点半,母亲丁凤芹还得半小时才能拆纱布。二女儿王金霞和三女儿王金丽在病床旁守了一整夜,看着熟睡的母亲,一步不愿离开。“昨晚11点左右,母亲觉得眼睛有点疼,大夫说是术后眼压偏高。打了一针后,母亲就一直睡到现在。母亲手术后一切都很正常,我们姐仨儿心里的石头可算是落地了。”三女儿欣慰地对记者说,,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打电话来问母亲的情况,二女儿在电话中告诉父亲不要担心,自己却很紧张。

  “有人为我奉献,我也要为别人奉献!”

  9时40分,丁凤芹醒了,“我有点渴了”。三女儿拿着棉签小心地给母亲擦拭嘴唇,再用吸管喂母亲喝水。

  9年前的11月12日,闫阿红因患癌症去世,当天下午,她的一只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了74岁的张子丽;9年后的11月12日,这只眼角膜移植给了60岁的丁凤芹。爱心在接力。

  “虽然不知道张子丽大姐长什么样,但昨晚我梦见了她,她一直冲着我笑。一会儿,拆开纱布后,我就能看见阳光了。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为我奉献,我也要为别人奉献!”老人对身边的女儿们说。

  “我的右眼能看见了”

  10时整,在二女儿和三女儿的搀扶下,丁凤芹缓缓走向暗室,等待拆纱布。

  10时15分,哈医大眼科医院院长刘平开始为丁凤芹拆掉右眼上的纱布。三女儿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大女儿眼角流下了泪水。

  “您看看这是几?”拆完纱布,刘院长做了一系列检查,伸出食指问丁凤芹。

  “这个好像是‘1’。”丁凤芹回答。

  “您看看最上面的是什么?”刘院长扶着老人走到距离视力表近两米的桌前,用卡片挡住了丁凤芹的左眼,微笑着,接着问。

  “我看见‘山’了!一个向上的‘山’!”丁凤芹迟疑了一会,大声地、颤抖地对刘院长说。

  接着,护士继续指着视力表的第二排、第三排,丁凤芹依然能看清。

  “我妈能看见‘山’了!我妈能看见‘山’了!”三女儿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地跳了起来,二女儿热泪盈眶,丁凤芹的眼泪也不住地往下流。

  刘院长介绍,丁凤芹目前的状况非常稳定,只要按时换药,不让伤口感染就没有问题。手术后,右眼的视力已经恢复到0.25,“虽然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像,但是病人的状况很不错,希望也可以恢复到张子丽术后0.8的视力。”

  回到病房,女儿们围住丁凤芹,丁凤芹拉着三个女儿的手,“这是大女儿,这是二女儿,这是小女儿……”没等老人的话说完,姐仨儿早已流下泪水。二女婿指着记者的围巾打趣:“妈,您看这是什么颜色?”“这是红色,我小时候最喜欢红色了。”丁凤芹笑着说。母亲能看得见了,三女儿迫不及待地给父亲打电话,却连着拨错了两次号码。不善言辞的父亲电话中只是连着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仨女儿要捐眼角膜

  10时许,50余名志愿者来到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3楼省眼库办公室,签署了眼角膜自愿捐献协议书。这些志愿者有出租车司机、学生和医院医护人员。“我们都是在闫阿红精神的感召下,自愿来签捐献协议的,希望也能传递一份爱。”一名出租车司机表示,闫阿红和张子丽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丁凤芹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后,三个女儿非常高兴,决定一起签眼角膜捐献协议,为更多需要眼角膜的人带去光明。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