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哈市道里区尚志街道办事处的李敏和西十五社区副主任费安明的陪同下来到百岁老人王兰馨家中。进屋时,王兰馨老人正坐在床边,上身挺直,一点儿也不驼背,白发中还能看到些许黑发,看上去特别有精气神儿。老人的女儿安蕊莲向她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王兰馨一边让家人扶她到客厅,一边招呼我们坐下。她说:“这么冷的天,真是辛苦你们了。”
百岁老人玩心大爱打麻将摆扑克
小脚老太热心肠曾是居委会主任
王兰馨老人出生于1913年,祖籍山东莱州市,虽然父亲是教书先生,但是老人却没上过一天学。老人从小就定下“娃娃亲”,18岁结婚,虽说是父母之命,但是她与老伴相亲相爱。婚后不久,老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经商,王兰馨老人26岁那年,带着大女儿来哈尔滨投奔老伴,一家人住在道里区霞曼街。
王兰馨的小女儿安蕊莲回忆说,她的父亲年轻时就患有心脏病,母亲将家中的东西都卖了为父亲筹钱治病,还带着几个孩子出去摆地摊贴补家用。王兰馨老人40岁那年,老伴去世,从那以后,她独自撑起整个家,老人从小学习刺绣,1958年凭着手艺到哈尔滨英丽工艺奖品厂当裱绣工人,靠制作麦秸画、手工刺绣锦旗维持生计。老人人缘好,退休多年以后,以前的老同事还想着让她再回厂里继续工作。
老人是个热心肠,曾经是居委会主任。王兰馨告诉记者,当年的居委会可跟现在的街道办事处不一样,“那时候,有的家庭有矛盾了,我就帮着调解。别看我不识字,我还帮人去法院打过官司呢。”老人自豪地说。
安蕊莲说:“我母亲很热心,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忙,做了好吃的也会分给邻居。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她还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分给别人一些。”
儿子安国庭说,他母亲说话直爽,在他的印象里,母亲都是有一说一,从来不拐弯抹角。他说:“以前无论在单位还是在邻里之间,只要是母亲能做到的事情,不用求她,也会主动去帮忙,要不怎么能当上居委会主任呢。”
王兰馨(左三)百岁生日照
作息有规律一周吃两次红烧肉
王兰馨老人爱摆扑克,爱打麻将。她每天吃过早饭,活动一会就坐在床上摆扑克,老人眼不花,摆扑克时也不用戴眼镜。安蕊莲说,她母亲还喜欢打麻将,有时候家里人手够,老人就会张罗大家玩几圈。今年夏天还跟着儿子一起去附近的麻将馆打麻将。安国庭笑着说:“我母亲手气好,经常赢,过年过节家里人聚在一起,也都要陪着她玩一会,我们怕她坐时间长了累了,让她回屋歇会,她起来转一圈又坐回了麻将桌前。”
王兰馨老人90岁那年跟家人回山东老家住了半个月,第二年又跟儿子坐飞机回了趟老家,老人回到哈尔滨后跟家里人说:“坐飞机真方便,跟从咱家去了趟南岗似的。”
王兰馨老人的外孙女住在深圳,总想要姥姥去深圳转一转。在老人97岁那年,在安国庭和安蕊莲的陪伴下坐飞机到深圳旅游。“我母亲在深圳、珠海玩了半个月。等我们把票买好之后,她又恋恋不舍地说‘这就要走了啊’。”安国庭说。
晚辈孝顺心情好还想再活一百岁
目前,王兰馨老人与安蕊莲一家生活在一起。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老人时不时地还能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当听到记者要给她拍照时,老人用手拢了拢头发,还问女儿自己漂不漂亮,用不用换衣服。老人爱看电视剧,有时候还能给安蕊莲讲讲电视剧里的情节。每天从18点30分开始,是老人看新闻的时间,先看黑龙江新闻,再看《新闻联播》。
如今,老人已经四世同堂,家里儿女子孙十分孝顺,每到周末都会买些老人爱吃的东西到家里看望她。现在不止家里人把王兰馨老人当做宝,尚志街道办事处和西十五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老人也十分关心,王兰馨老人拉着费安明的手对记者说:“她们过年过节总来看我,还给我过生日。”
记者问王兰馨长寿秘诀是什么?老人笑着说:“能有啥秘诀,就是生活有规律,吃饭定时定量,儿女孝顺。我心情好,这样我还能再活一百岁。”□见习记者王佳琦文/摄
王兰馨每天都摆扑克
王兰馨老人生活作息十分规律,7点起床,自己洗漱完毕之后开始吃早饭。老人的早饭很丰盛,一碗奶、一个鸡蛋,一碗燕麦粥,再吃点面包。每餐都定时定量。午饭坚持一菜一汤半碗饭。晚饭都会喝一碗粥,吃一小块馒头,再吃点炒菜。安蕊莲说:“我母亲爱吃肉,我家炒菜里都放肉,每顿饭她都要吃几片肉,一周还得吃两次红烧肉,要是时间长了不吃还跟我们念叨。”
老人现在戴假牙,但是并不影响她的胃口。榛子、杏仁都是老人的最爱。老人的床头饼干、点心不断,饿了就吃点,但十分有节制。“我母亲一天一根香蕉,她的重外孙小时候喝酸奶,她看见了还要喝呢,跟个孩子似的。”安蕊莲说。
虽然已经百岁,但王兰馨老人并不糊涂,在家还是“一把手”,什么事都要说了算。安蕊莲笑着对记者说:“我母亲一辈子好强,她自己行动自如的时候,总抢着帮我干家务,我要是不让她干,她也不闲着,就在旁边看着我干,我哪不对了她都要说出来,以前我家做面食的活都是她亲自干。在家里,她就是老大,什么都得她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