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低速等时”逢周末 多数车没收上“低速钱”
2013-12-02 08:58:2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牛显达 马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出租车计价器“低速等时”过程“蹦字儿”瞬间。

  从12月1日零时起,哈尔滨市约1.5万台出租车开始实行低速等时计价规则。据介绍,今后在打车时,不但要按照行驶里程付费,当超过基价里程(3公里)并车速低于12公里/小时,还要收取计时费。哈尔滨新闻网记者在“低速等时”启动首日走上街头,以乘客身份乘坐多辆出租车,并实拍当天出租车“低速等时”运营状况。由于12月1日逢周末,记者在体验过程中,未遇高峰拥堵,多数在街上运营的出租车没收上“低速钱”,而市民也普遍表示,没有感到“明显不适”。

  “低速等时”首日效果:多数车没收上“低速钱”

  12月1日上午,记者在乘坐出租车过程中发现,多数的哥表示,按照规定,超过基价里程(3公里)后,停车等候或由于道路等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出租车行驶时速低于12公里/小时开始计时收费,但12月1日逢周末,道路通行顺畅,哈尔滨的出租车时速基本上都在12公里以上,就是遇到了部分路段堵车,出现了低速运行状态,但一趟跑下来,也很难凑够5分钟。采访中,大部分出租车驾驶员表示,他们还没有收上“低速钱”。

  “到现在拉了6个活儿,就有一个‘低速等时’的”龙江旅游出租车公司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从5时30分便在街上运营,截至9时许,共计拉载6次乘客,其中没遇到合乘情况。只有一位由道里去往香坊的乘客行驶了8公里,“低速等时”计时约8分30秒,此次拉运收入“低速等时”费2元钱。

  和王师傅一样,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梅师傅也认为,12月1日是周末,在市区内,除了道里、南岗等商圈稍有拥堵外,在其他道路行车时等候时间很难超过一分钟。运营一上午后,他与车队内大部分驾驶员交流后,表示很少有“低速”运行超过5分钟以上的情况。

  记者乘坐体验:乘客紧盯计价器

  12月1日,在取得出租车司机同意的前提下,本报记者对计价器更新后的出租车进行了多次随车体验。当天上午,除了一辆出租车等候6分钟外,记者体验的两辆出租车跑的近十趟活儿中,没有一趟计价器低速计时超出5分钟。但在下午下班高峰期内,出租车低速运行5分钟的情况多了起来,一些市民听说采用新的计费方式后,看到出租车一停,便两眼紧盯着计价器。

  ●跑了2小时“一无所获”

  12月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征得同意后,搭乘一辆大东公司王师傅的出租车上路实拍,在随后的两小时里,没有一位乘客因低速行驶多掏钱。

  9时20分许,一名市民周女士从通江街上车到哈尔滨游乐园附近,当行至中山路时遇到长信号灯,但50秒后因信号灯变灯解除停止低速计时。到达目的地时,计价器显示低速累计计时3分45秒。10时许,一名市民增从公滨路上车去往学府路,因在和兴路附近因堵车和等信号灯停车,全程低速累计计时2分32秒。10时40分,市民刘先生从康宁路上车,前往顾乡朝阳大市场,因未超过基价里程(3公里),未进入“低速等时”阶段。

  ●等候7分钟收“低速费”2元

  12日上午10时10分许,市民秦先生搭乘飞达公司梅师傅出租车,前往宣庆街一汽车养护店。到达后,秦先生进店取东西用了7分钟,被收取2元钱“低速等时费”。秦先生表示,他经常取汽车配件往返打车,以前未施行“低速等时”,驾驶员往往都不愿意等他进店,他取件后,还要再另打一辆车,费时费力,有了“低速等时”后,多花2块钱,省了不少事。

  ●堵车了6分钟收“低速费”2元

  11时许,记者在木材街返回友谊路,行经经纬街附近时,遇到了前方两车剐蹭轻微肇事,出租车在此等候了2分钟才驶离肇事路段。加上行驶中等候信号灯时间,累积“低速等时”约5分钟为此,该行程中,记者付2元“低速费”。

  市民反映:多数人支持“低速等时”

  “一上车就听司机讲了,还觉得可能会多花钱呢,到了地方和原来一样。”市民陈先生从香坊区打车到防洪纪念塔附近,一路通行顺畅,平时打车费为23元,此次打车费用也是23元。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普遍表示,“低速等时”实施首日,对于出租车计费的变化,他们并没有感到“明显不适”。

  “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不希望堵车,如果‘低速等时’功能开通能改善现在的交通现状,这样的钱我们愿意掏。”接受采访时,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会从中受益。

  “‘低速等时’功能是好事。”市民李女士说,以往遇到塞车时经常会听到出租车司机的抱怨,“低速等时”施行后,牢骚少了,出租车绕行现象也会减少。

  “如果遇到打车时堵车了,我得根据情况选择是不是要下车”,市民赵女士表示,“低速等时”实施后,一旦她遇到打车时堵车的情况,如果距目的地近,她就会选择下车,如果距离目的地远,那就坐着“蹦字儿”。

  “真要是遇到堵车严重了,离目的地还远的情况,我会选择下车”,市民章女士说,遇到“大堵车”,她看着计价表“蹦字儿”,也很心疼钱,会选择下车步行过堵车路段再打一辆车。

  业内人士:释放部分出租车运能缓解易堵路段压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哈尔滨市气候条件特殊,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此时,人们对于出租车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低速等时”实施后,在原有计算里程费用的基础上,乘出租车要按照等时付费,特别是在冬季,打车费用可能会有所提高。此时,一部分以往乘坐出租车的市民,将会分流至公交、地铁等,降低出租车在城市交通出行分担率中所占的比例,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进而,可以缓解困扰已久的打车难问题。

  此外,低速等时计价规则实施后,越是拥堵路段,越可能因为车速过低而产生计时费用。所以今后市民在打车过程中,前往商圈等易堵路段时,或将放弃选择出租车。这样,出租车会减少前往易堵路段频次,也将释放道路资源,城市整体道路通行条件也或将得到改善。

  此外,据哈尔滨市出租车管理处介绍,12月1日是“低速等时”实施首日,但逢周末,交通顺畅,“低速等时”未有明显表现。预计12月2日(周一)早晚高峰会面临出租车“低速等时”的状况。相关出租车行政管理部门提醒,由于目前哈尔滨市仍允许出租车合乘,市民在合乘前最好先商议付费方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