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哈市低速等时现场调查 针对合乘明年拟推"分时计价"
2013-12-02 07:25:3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按新计价规则打出的票据。

  东北网12月2日讯 昨起,“低速等时”计费规则在我市近1.5万辆出租车上全面推行。记者乘坐多辆出租车体验采访时发现,由于恰逢周末,路面行车较为顺畅,多数出租车没有收到“等时钱”;而乘客最为关心的仍是合乘的“等时费”如何收取?

   记者 等时9分钟多付1.9元车费

  昨日9时许,记者在道外区太平大街上了陈程师傅的出租车,去往通乡商店。记者粗略计算,车辆从进入红旗大街到目的地共途经11个交通信号灯,其中时间最长的90秒,最短的20秒。此间车辆走走停停,很多时候车速低于每小时12公里,计价器的“低速”区不断计时。下车后,记者看到计价器上显示共等时9分05秒,按照低速等时计费规则,要比平时多支付1.9元的“等时费”。记者从打印的票据上看到,票据“等候”一栏显示“0.09”字样,陈师傅告诉记者,这表示车辆低速等时的具体时间,“0.05表示累计等时5分钟;1.0表示累计等时60分钟。他说。

   的哥 周末不堵“等时费”不多见

  和陈师傅一样,的哥孙运庆也享受到了低速等时带来的收益——昨天一上午,他就“收获”了两份低速等时费用。孙运庆说。“以前遇到堵车,心里很着急,现在乘客分摊了堵车费用,我们的损失也能减少点。”

  瑞祥公司的张继良和联众公司的陈天胜没有那么“幸运”——到中午记者登车时,他们一份“等时费”也没收到。陈天胜告诉记者,像从博物馆到建筑艺术广场这样的拥堵路段,因为没有超过3公里而不能“低速等时”,即便超过了3公里进入低速运行状态,很多乘客也都到达目的地了,很难凑够5分钟。张继良与同事交流后发现,因为昨天恰逢周日,路面行车较为顺畅,很多同事都没有收到“等时费”。

   市民 出租车+地铁公交混搭出行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市民,多数人表示可以接受“低速等时”。

  经大东公司的哥王师傅同意后,记者就如何看待“低速等时”跟车随机采访了几名乘客。

  市民王女士表示,以往她打车去一些容易发生拥堵的路段经常遭遇拒载,即便上了车,一旦堵车便会听到司机的抱怨,“‘低速等时’施行以后,即便堵车也有钱可赚,这样那些出租车就不能因为路堵而拒载了。”

  市民梅先生表示,“低速等时”推行之后,如果距离超过3公里,路面还比较拥堵,他会选择出租车加地铁或者公交的混搭方式出行,减少出行成本。

  市民王先生表示,即便中途发生大堵车,他也不会下车,“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出租车司机分摊堵车费用,乘客有义务这么做。”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由于推行了“低速等时”,很多乘客只要出租车车速降低或者停车等待红灯,就会低头紧盯着计价器。“现在真是蹦字就心疼啊!”市民李阿姨说。

   未来 针对合乘推行“分时计价”

  采访中,很多乘客担心同一个问题——实行低速等时后,合乘的“等时费”该怎么收?

  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工作人员此前向记者表示,“低速等时只是出租汽车计费方式的变化,推行后的合乘车费一样需要驾驶员和乘客共同商定。”但很多乘客认为,车费收取应该有据可依。

  记者发现,一些的哥已经总结出“合乘+低速等时”的车费收取方法。的哥陈程说,他会提示后上车的乘客目前所行驶的路程,以及车辆低速运行的累积时间,分开计算前后两名乘客打车的公里数和低速等时的时间。 “第二名乘客下车时,用已行的时间和距离减去上车时的数据,便是这名乘客的车费数据”。但很多司机表示这样“太麻烦”,“还是和乘客协商吧,有时候能抹就抹了。”

  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出租车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租车“分时计价”计费规则,即通过技术手段计算不同乘客上车的时间,来解决合乘车费计算不规范的问题。“争取明年上半年推行”。这名负责人同时表示,出租车管理部门将在“低速等时”规则实施一年以后,再视实际运行及乘客需要做进一步完善。

   小资料

   “低速等时”

  按照计费规则,当出租车时速低于12公里且累计达到5分钟时,车内计价器将自动“蹦字”,即按照1公里车费收取“等时费”。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