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讯 (记者陈显春 强锐) 近两年,尤其是2013年入冬以来,全省多地被雾霾天气笼罩,使得大美龙江失色、冰雪胜景蒙尘。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应对措施治理雾霾,让黑龙江的天空变得更蓝,让我们生存的家园更美。
省人大代表金红梅。
声音:“治霾”要成为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
“望一眼窗外,突然发现看不到蓝天白云了,雾霾正无声无息地笼罩在我们周围。如何减少这样的天气,让龙江的天空更蓝,让我们能够自由呼吸。”省人大代表金红梅的忧虑挂在脸上。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省政协委员高维英、省人大代表李万春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气候异常、农民焚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和小锅炉烟尘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四个重要原因。其中,汽车尾气排放和小锅炉烟尘排放是主因。
“雾霾直接危害群众健康,关乎百姓生命,政府要把‘治霾”’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省人大代表李华菊表达得更中要害。
建议:制定相应预案使用清洁能源
金红梅代表建议,应减少燃煤小锅炉,采用集中供热或使用清洁能源。控制城区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量,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管理。加强行政执法,提高空气污染的违规成本。若发现大型热力公司未达标的,关停可能影响供暖影响民生,但可考虑提高处罚力度,并强令其使用高标准煤炭。
李万春代表建议,环保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办法和预案,遇有雾霾天气,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应防止烟尘和扬尘的扩散,对那些经营和使用煤炭的企业,进行严加管理,彻底淘汰城市小锅炉及农村的笨重锅炉。
小锅炉烟尘排放涉及多家部门,一度是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为此,高维英委员建议,政府层面要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治霾领导小组,进行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当即处理,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不达标排放,就施以重拳,该关停就关停。
省人大代表韩知众。
建议:倡导低碳生活理性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唯GDP为本,政府部门应该理性地考虑一下生态环境,尤其是控制雾霾天气。”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董丽霞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治霾办法甚至颁布法规,“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还龙江一片绿水青山”。
保护自然,人人有责。省人大代表韩知众建议,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的使者,倡导低碳生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治理空气污染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媒体、相关企业和社会群众等来共同参与。‘治霾’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金红梅代表认为,媒体要加大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社区居民应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只有这样,黑龙江的天才会变得更蓝,我们生活的城市才会变得更美,人们的生活才会更舒心,建设生态龙江的愿景才能实现。
“黑龙江省的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目前在全国省份中排名靠后,应该说现在治理雾霾还来得及,政府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及放任发展的严重性。要切实应拿出办法采取措施大力治理,只有这样,黑龙江的天空才能更蓝,百姓的生活才会更幸福。”省人大代表李华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