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镜界
搜 索
守墓人田胜:十七载默默守护慰藉沉睡的灵魂(组图)
2014-03-27 20:14:4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7日讯(记者 张锐 王忠岩)田胜——哈尔滨市平房殡葬服务中心的一名职工。年仅46岁的田胜已在墓区工作了17个年头,他以墓园为“家”,被公认为“守墓人”。

平时这个墓地来的人少,田胜总是独来独往的在墓地里巡视。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原本在平房区民政局工作的田胜,从未想过会来到墓园,从事这样一份工作。1997年,田胜被调到平房殡仪服务中心,这一干就是17年。

  由于人手少,田胜经常是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这些年来,田胜修过墓、开过灵车、抬过遗体……

修骨灰堂屋顶,田胜上颌骨被摔得粉碎性骨折。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说实话,刚来工作的时候挺害怕的”,田胜说,“记得第一次值夜班,火化炉晚上总是发出响声,那时我一个人住在火化间,想睡觉又睡不着,越想越害怕。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火化炉白天的温度过高,到了晚上降温所致。”如今,田胜早已习惯墓区工作,一个人值夜班或去墓区巡查。


 

  田胜告诉记者,他守护的这片墓区里有2000多个墓位,还寄存了8000多骨灰盒,随着清明的临近,来扫墓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这时候他都最忙碌。

刚开春,墓碑个别位置有些松动,田胜带着玻璃胶逐一检查修复。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清理供品、擦拭修缮墓碑……在外人看来冰冷阴郁的墓地,田胜却把全部热情倾注其中。

  一年盛夏,殡仪馆突然断电。因为家在平房区,田胜主动承担起任务,整整一个晚上,田胜用一台应急发电机轮流给两个尸体冷藏柜通电,为的就是保证冷藏柜正常制冷。第二天,来电了,熬了一宿两眼通红的田胜才不言不语地回家。

田胜擦拭存放骨灰的壁橱。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田胜常笑着说自己是墓区里的万能工。2006年的一场大雨让骨灰寄存楼的屋顶出现了渗漏。为了不让安放在这里的逝者骨灰受到雨水污染,田胜一个人踩着几米高的梯子冒雨爬上了楼顶……

 

田胜总是将存放骨灰盒的位置擦拭得一尘不染。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屋顶盖好了,田胜却一不小心跌落下来。这一摔,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同事见到田胜的时候都认不出来了。田胜说,“上颌骨整个都碎了,后用钛金板隔的,牙都没了。一个多月后,才能食用流食。”当他把满口的假牙摘下来时,记者才发现曾经的伤痛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


 

田胜和同事平时就在墓地的一个平房里工作吃饭。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17年的执着坚守,让田胜的心态愈加平和,尽管他少言少语,但一腔热忱都化作了对逝者家属的热情。田胜说,“本来家属来心情都不好。咱们随和一些,把家属的事情解决好,这就是咱们需要干的活。”

平时这个墓地来的人少,田胜总是独来独往的在墓地里巡视。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在墓区工作,田胜每天都要面对生死离别的场面。2013年8月,一个只有六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心脏病去世。当孩子的父母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完成葬礼时,是田胜把孩子从冰冷的冷藏柜中抱出,帮助孩子整理好遗容,合上双眼,把这个逝去的小生命送上了最后一程。当时经历这一幕的同事杨秀艳提起这件事仍很感慨。


 

田胜擦拭墓碑。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类似的事情在田胜的工作中不胜枚举。为家属送上一句温暖抚慰的话、让逝者有尊严地完成生命最后一程,已经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田胜修复墓碑。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