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患难夫妻帮忙救夫 素不相识愿义卖3万元大米
2014-10-22 13:45:39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2日讯 几年前,妻子身患重病,他砸锅卖铁给妻子看病,生意三起三落;如今,夫妻俩渡过了难关,还做起了买卖。

想到能帮付志君救夫,夫妻俩很激动。

  几年后,他知道一个女人靠卖菇娘挣钱救丈夫,被深深感动。他想将自家产的价值3万元钱的五常大米进行义卖,将义卖所得的钱,捐助给付志君,帮助她救夫。

  他叫孙洪波,一个普普通通的“庆漂一族”。

  10月20日,记者采访了孙洪波,了解他不同寻常的故事。

  “相爱三个月我们结婚了”

  憨厚朴实的孙洪波,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能通过一个善意的谎言,认识心上人,并结为夫妻。

  1998年,孙洪波的单位倒闭后,他和家人到大庆投奔亲属。刚开始,一家人在长青小区的板房里,经营粮油。

  一天,一名年轻的女孩,来到孙洪波的粮店买了两袋面粉,孙洪波的父亲见女孩一人无法扛动两袋面,就让儿子帮女孩把货送回家。

  出门后,女孩说她家不远,但一直没说具体位置。可走了很远,还没到地方。

  “你不是说不远吗?怎么还没到?”孙洪波有点急了,女孩默不作声。

  转过一个胡同,女孩说“到了”,生气的孙洪波,没帮女孩把面粉搬进屋,摔在地上就走了。

  回家后,孙洪波生气地跟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却说:“那个姑娘一看就会过日子,以后找对象就找这样的。”

  后来,孙洪波打听到女孩叫孙晓秋,自己经营一家糕点店,每天都去集市上卖糕点。

  此后,孙洪波每天都去集市上转悠,看到孙晓秋,他主动搭话,渐渐地,两人恋爱了。

  相恋后的第三个月,孙洪波与孙晓秋结了婚。婚后,为了省钱做生意,他们住进了每个月300元租金的铁皮房,在长青小区又开了一家粮油店。

  最难熬的是冬天,铁皮房四周上了冻,烧锅炉也难以驱寒。但是,两个人相亲相爱,“蜗居”生活很幸福。


 

  “砸锅卖铁也给媳妇治病”

  好日子过了两年,无情的病魔“袭击”了孙晓秋。

  2002年的一天早晨,孙晓秋被剧烈的疼痛唤醒,实在难以起床的她,叫醒了孙洪波。

  跑遍了市区的医院,医生说孙晓秋得了风湿病。

  那时候,家里面的药,多得数不过来,药片、药丸、口服液、中药……只要听到哪种药能治妻子的病,孙洪波就给孙晓秋买回家。听说针灸能治风湿,孙洪波就带着孙晓秋去针灸。

  为了给孙晓秋治病,孙洪波把粮油店关了,开始陪着媳妇一心一意地看病。家里开的药都吃完了,孙晓秋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夫妻两人决定,去哈尔滨治病。

  两年的治疗时间里,孙晓秋的病有些许好转。她不想看见丈夫这样辛苦,病情好转后,两人回到大庆,在乘风庄开了一家超市。

  半年后,由于过度劳累,孙晓秋病情加重,手指和脚趾严重变形,全身关节不能动弹,甚至不能起床。

  为了让孙晓秋安心养病,孙洪波关了超市,把妻子送回了五常老家。他只身一人在大庆漂泊,开始“疯狂”地挣钱。

  2005年,比较流行IC卡、IP卡,孙洪波挨家挨户地向超市推销,从大同到喇嘛甸镇,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大庆市。

  偶然的一次机会,孙洪波在电视上看到,西安一家医院能治疗类风湿病,他赶快拨通了电话,与院方取得联系。

  尽管得知医药费很贵,但他眼睛都没有眨,把孙晓秋从老家接回来后,连夜乘火车赶往西安。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给媳妇治病。”这成了他的口头禅。

  “最能体会走投无路的感觉”

  孙洪波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押在了西安。到了医院,孙洪波看到整个医院的走廊都是患者,根本没有床位。

  在医院做完检查后,院方告诉孙洪波,治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骨髓移植。听到医生的话,孙洪波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向家人借了20多万元钱。

  就这样,孙晓秋白天在医院治疗,晚上回到医院附近租住的小旅店。在西安整整治疗了3个月,孙晓秋的病情明显地好转了。

  医院告诉孙洪波,骨髓移植至少要做6次,才能完全好起来。由于医药费太贵,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两人悄悄地回了大庆。同年年底,孙晓秋又回到西安,做了第二次骨髓移植。

  身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孙洪波将孙晓秋送回五常老家养病,他又开始拼命地挣钱。

  用孙洪波的话来说,当时干的活没有选择,只要能挣钱,什么活都干,每天起早贪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赚钱。

  听说,建筑工地招临时工,他就去工地;听说一个单位开展绿化招临时工,他又去干临时工,挖坑、填土,每天都干到深夜。

  孙洪波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跟一帮妇女到酒店去做家政,干收拾房间的活,这是他干过的活里最轻快的。

  “想义卖大米回报社会”

  孙洪波说,当时给孙晓秋治病已经家徒四壁,谁要是能借钱给他,他这辈子都会记在心里。

  说着,孙洪波回忆起3年前开出租车时的一次事故。

  有一次开车,刮了另外一辆私家车,对方要他赔偿,可他实在没有钱,就将家里的实际情况说了出来,那位私家车车主没有再坚持,自己出钱修了车。

  如今,3年过去了,孙晓秋的病情已经好转,孙洪波始终都想当面感谢当年的那个好心人。前不久,他拿了两袋自家产的五常大米,到好心人的单位去等他。

  “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已经很高兴了,大米就当是我收下了。”这位好心人说。

  记者了解到,孙晓秋的身体越来越好,两口子不仅重拾老本行,还开了网店。

  他说,帮助过他的人不少,现在孙晓秋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了,该是他帮助别人的时候了。

  采访时孙洪波对记者说:“再过几天,家里的五常大米就要下来了,我想将其中价值3万元的大米拿出来义卖,将义卖的钱捐给付志君,帮助她救夫。”。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给付志君一些希望,看到她,就想起当年的我们。”孙洪波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