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讯 去年7月至今,一个由4人组成的犯罪团伙,流窜于采油厂各厂矿间,频繁盗窃注入站、配置站配电柜内模块。今年春季,企业准备投产才陆续发现模块被盗。
为保证企业顺利投产,接到报警后,会战公安分局在24小时内雷霆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破获系列案件30余起,涉案价值近千万元。此系列案成功告破,彰显了大庆市公安机关打击侵害油田案件、维护油田安全稳定的实力。
那么,是什么人将贼手伸向油田?警方是如何破案的?
近日,市公安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案件侦破过程。

警方起获的赃物。

被盗的配电柜。
配电柜集成模块频被盗
工人回忆:“仪表大队师傅”检修过
2月23日,会战公安分局分别接到第一采油厂试验大队聚南一配置站、采油一厂七矿503队等6家单位报警,称其单位注入站配电柜内集成模块被盗,价值人民币200余万元。
“2月16日,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第一采油厂第七油矿等4个暂时停注的注入站准备重新投入生产,投产前检查发现配电柜里的PCL模块不翼而飞。”会战公安分局刑事侦查一大队大队长刘铁军说,被盗PCL、CPU模块价值巨大,动辄数万,是注入站配电柜里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体的大脑,没有它注入站无法正常投产。模块被盗对油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性质极为恶劣。
接到报警后,会战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了由局长马新科为组长、副局长刘洋为副组长、分局警力和第一采油厂保卫大队组成的专案组。一边对案发现场进行走访调查、现场勘验及痕迹物证提取,串并同类案件;一边围绕被盗物品从销赃渠道入手展开侦查布控。
在对案发单位员工走访调查时,专案组获知两条重要线索。
一名员工回忆起之前曾经有“仪表大队的师傅”来站里检修过,他们还做了外来人员登记。但是,专案组与采油厂仪表大队核实后发现,仪表大队根本没有安排人员进行检修,接触过配电柜的人并非来自仪表大队。
另外,“之前发现配电柜PCL、CPU模块被盗后,第一采油厂保卫大队要求全厂所有注入站员工提高警惕,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案。”刘铁军说,就在他们接到报警前一天,也就是2月22日,第一采油厂第四油矿、试验大队也有两个注入站配电柜模块被盗。据员工反映,案发前有3个“检修人员”来过,由于厂里进行了案件通报,他们留下了3名检修人员的手机号,并将所驾驶的车辆用手机录了像。专案组经过核实,这些“检修人员”也是冒充的!
这些“检修人员”到底是谁?他们是否和被盗案有直接关系?专案组获取的这些线索对此案侦破是否有用?
接警24小时内破案
嫌犯穿橘红色电工服行窃
“我们拿着采油厂员工拍下的照片跟先前发案的几个注入站员工核实,结果证实这几个人均在案发前到过站里进行‘检修’。”刘铁军说,接到报案当日14时许,通过缜密侦查,专案组锁定了嫌疑车辆的轨迹。
当日18时许,经过进一步工作,专案组锁定了侯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掌握了他们的落脚点。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支持下,专案组派出抓捕小组对嫌疑人展开抓捕。蹲守一夜后,于2月24日10时许,分别在高新区、让胡路区东湖等地将4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至此,此系列盗窃案件在接到报警后24小时内侦破。
主犯侯某今年31岁,河北围场县人,大庆某机械有限公司工人,于某等其他3名嫌疑人和侯某在同一单位工作。去年2月份,侯某和于某两个人在第四采油厂施工期间,接触到配电柜内的模块,知道该物品价值不菲后产生了盗窃的念头。因为经常在油田单位施工,两个人对厂矿环境比较熟悉。去年7月开始,两个人经过密谋,冒充厂矿仪表公司工作人员,身着厂矿工人穿的橘红色防静电工服,以检查仪表为名,流窜到各厂矿注入站内实施盗窃。
“其中一个人找理由将在岗工人调走后,另一个人以检查仪表为名打开配电柜,拿工具剪断模块电线后将物品拿走,因为熟知操作流程,嫌疑人屡屡得手。”经过审讯,侯某、于某交待了从去年至今,两个人伙同后入伙的孙某、刘某,在第一采油厂、第二采油厂、第三采油厂等地实施作案30余起的犯罪事实。警方在嫌疑人家中起获疑似被盗模块700余块,总价值600余万元,部分赃物已经被嫌疑人在网上低价卖掉。
新型犯罪前所未有
警方提醒:企业须及时预警堵塞漏洞
“此案所侵害的部位及选择的目标,是之前在打击油田犯罪中前所未见的,给油田造成的损失巨大。”会战公安分局局长马新科说,案件发生后,因涉案单位设备多为刚建成未投入正常使用状态,致使有的单位配电柜被盗还没有及时发现。目前,该局已联系油田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核查中。
对此,马新科说,及时预警和堵塞漏洞是预防此系列案件最好的方法。案件发生后,他们通过第一采油厂迅速向油田其他厂矿发布预警,通报作案手段,梳理串并案件,从而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协调市物价局提前介入查验实物,及时向第一采油厂发还200余块被盗PCL、CPU模块,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全力保障油田如期投产。
该系列案件均发生在油田厂矿相关单位,犯罪团伙对被盗单位工作模式、工作环境比较熟悉,对被盗物品有一定了解。厂矿工人常年工作在一线,接触人员较少,防范意识较差,该团伙正是利用了厂矿工人麻痹大意的思想,才敢冒称工作人员实施盗窃并屡屡得逞。因此,油田企业应多加强油田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培训,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文中除民警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