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讯 陈道良,今年71岁,四川人。小区里很多人都认识他,谁家有东西要修,都找他。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厂家说修一台1万,结果他把40多台健身器材,全都修好了。
大家问他心眼儿咋这么好,他说:“祖祖辈辈都这样,没啥子!”
得的证书堆成小山

发现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有故障,陈道良就修。
4月23日,记者在大庆市井下小区见到陈道良时,小区又有一台健身器材出故障了,他正在修理,地上堆着一大堆工具。
“上班的时候,我当过修理工,退休后,给大家修东西也去买。一来二去,就攒了几箱子工具。”陈道良说。
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螺丝钉,他也捡起来,他说:“说不上啥时就用上了!”
小区里,不少人家有缝纫机,坏了,大家就说:“去找老陈啊,他修得好!”
如今,他已记不清修好了多少缝纫机。10多年了,大家过意不去,要给他修理费,可他从来不要。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厂家说修一台1万,他就自己研究,干了20多天,换了80多个轴承,使用电气焊,愣是把40多台健身器材,都给修好了。大家要感谢他,他说:“我就是出点力,没啥子!”
记者看到,这位老党员获得的荣誉证书,堆成了小山。
传承家族和睦家风
陈道良说,他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娃。小时候没鞋穿,夏天光脚丫跑没啥,冬天下雪,脚丫子冻得通红。
因家贫,小学没毕业他就辍学了。15岁,在母亲的张罗下,他娶了比他大3岁的媳妇。两个人生活了10年,媳妇怀第三胎时,是葡萄胎,大出血去世了。
陈道良带两个女娃,生活举步维艰。1971年,他带着孩子,投奔在大庆油田工作的父亲。
1975年,陈道良光荣地成为一名石油工人。
后来,他又娶了亲。女方老家在辽宁,来大庆投奔亲戚。
经人介绍,被勤劳朴实的陈道良打动。婚后,两个人又生了一儿一女。
在陈道良的记忆中,从爷爷辈开始,家庭就十分和睦。
那时,陈家在当地是一个大家族,40多口人生活在一起,从未见家族里的人吵过架,大家互相谦让,非常团结。
他的父亲和母亲感情也非常好。因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陈道良对妻子,总是和和气气的,家庭氛围非常温馨。
为大伙做点事没啥子
刚到大庆时,陈道良啥也不会,但是他身上有股子劲儿,那就是不怕苦、好学。成为油田工人后,他年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
那时,一个月,一等工60元钱,二等工50元钱,三等工45元钱。陈道良月月能拿到一等工的钱。
因他能吃苦耐劳,成为油田工人后,干了一个月,就升为副中队长。他做过冰棍、烤过面包,当过修理工,修理过冷冻机,还会电气焊。
1983年,他任服务大队食品厂厂长。当时没有原料,他借来一桶豆油、5袋面。又当厂长,又当搬运工、又是推销员,还闯市场。
他带领30来号人,甩开膀子干,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来豆油库存7000桶,面粉10多吨,白糖70多吨。
退休后,他加入小区志愿者服务队,免费为小区里的人修理东西,他还是小区里的义务巡逻员。
他说:“我闲着就浑身难受,为大家做点事,没啥子,我的孩子们也都愿意帮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