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朱延志。
东北网5月3日讯 第三届牡丹江音乐舞蹈艺术节将于5月27日开赛。日前,市音协主席朱延志接受记者专访。他认为,本届艺术节不同以往的最突出特点是形式非常好,比较接地气,大众都能参与进来。
第三届牡丹江音乐舞蹈艺术节由牡丹江市文联及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市戏剧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及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平面媒体经营公司承办。比赛包括器乐类、声乐类、舞蹈类及综合类,其中音乐类、语言类、戏曲类比赛时间为5月27日、28日,舞蹈类比赛时间为6月3日、4日。
据了解,朱延志老师10岁学习小提琴,在上山下乡期间自学和声学、管弦乐法、配器法等音乐理论并开始从事音乐创作。1971年调入牡丹江样板团任创作员和乐队指挥,创作了现代京剧《战马迎春》和《汾水激流》音乐及唱腔配器。其中《汾水激流》在1972年全省专业文艺汇演中获“优秀剧目”奖。此后,朱延志老师在市广播电台文艺部任音乐编辑期间,创作了数十部广播剧、电视剧和音乐风光片音乐。其中广播剧《黑妃》获首届全国广播剧大赛“音乐奖”,并获首届省文艺大奖(1985年)作曲奖;连续广播剧《许穆夫人》获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大赛“丹桂杯”最高奖;为牡丹江第一部电视剧《包棚》作曲配器,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全国地方台评比“优秀节目”奖;为省电台广播剧《来历不明的人》作曲,该剧获省广播节目评比“综合一等奖”……
朱延志老师从事教学30多年,为上级高等院校培养了众多音乐学子,他们分别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院、中央民族大学、天津音乐学院等。
作为中国音协会员、省音协理事、市音协主席,同时也是中国音协钢琴考级的考官,朱延志老师有着极其丰富的评委经历。他表示,要说比赛的意义,一方面是普及,另一方面是推选出优秀的人才。比赛让大家有参与感,同时也要有方向感,比如提倡什么样的东西,要提倡正规的教育,提倡风气正的比赛。
“这次比赛延续了市文联主办比赛的传统,同时加进了语言类,扩充了内容,这样更全面一些。艺术节这种形式也非常好,既有节日的气氛,也有评比的内容,比较接地气,大众都能参与进来,给爱好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市民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朱延志老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