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国际博物馆日”的夏天“打开方式” “哈尔滨的故宫”等科普游热袭龙江
2017-05-18 14:1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18日讯(记者 许诺)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天,全省各地的博物馆都举办宣传和纪念活动,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市民及游客赴博物馆来一场科普游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现场文物鉴定、咨询活动。

  据黑龙江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张国田介绍,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设立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全省各级博物馆以常规的形式广泛开展包含展览、讲座、鉴定等系列活动,更加积极地行使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和教育职能。各级博物馆不仅要收藏、保护、研究,还要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体现其应有的文化与教育价值。

  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大家族中的一员,准备了咨询、鉴定等活动庆祝“博物馆日”到来。现场的小志愿者发传单,并向同龄的小伙伴们讲解馆内的“宝贝”。“以前学校组织孩子们参加博物馆,但孩子们大多都有‘到此一游’的心态,拍拍照片,写观后感就完事了。今天孩子们一起融入到了博物馆的宣传工作,感受文物的价值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据统计,2017年,省博物馆参观人次预计达到120万,形成翻倍增长的趋势;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预计今年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同比增长3.23%。游客群体从在校小学生到老年人,覆盖各个年龄层。

  省民族博物馆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馆内陈列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物、孔子圣迹展览。现有藏品2000余件,涵盖了满、蒙、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朝鲜、柯尔克孜、回等十个少数民族,是我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定期举办以东北特色的多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展示各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从年初截至目前,吸引了市民及游客7万人次,不仅有热爱民族文物和历史的游客,辉宏的建筑更引来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们的一览北方民族的风采。

  南岗博物馆在“博物馆日”期间举办了“哈尔滨城市记忆——抗战十四年中的人物与建筑”专题展,共同追寻在抗战十四年的烽火岁月里,抗联将领、文化战士、隐蔽战线的英雄在哈尔滨——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中留下的英勇斗争的红色记忆。

  省艺术博物馆成为“新晋”最受游客喜爱的博物馆,馆内通过实物、图片、影像和文字等形式把所邀请的明星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进行展出,让观众在这个展厅读到看到听到明星的人生经历和精彩故事。同时,每月举办“每月一星”系列活动让广大市民与黑龙江走出去的明星近距离接触,在领略明星艺术风采和感受明星成长的快乐与苦恼的同时,加深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一名游客告诉记者,博物馆在年轻人心目中总是特别肃穆高冷,和他们有着距离感。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举办的“亲民”的活动,更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领游客在历史长河中徜徉,年轻的游客也似乎找到了博物馆的全新“打开方式”。

  记者还从七台河市博物馆了解到,七台河市博物馆以“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搭建博物馆与观众沟通与互动的平台,通过室外电子屏、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悬挂条幅进行宣传,让市民们在上班、散步、健身的同时提高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举办了“七台河市博物馆纪念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冯建民师生书画作品展”,旨在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