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使 “倔老头” 由沉默不语变流泪高歌 音乐治疗师打开封闭心门
2017-05-21 07:52:02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杜青青向记者介绍,她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给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85岁老太太做过音乐治疗,老人毕业于东京一所知名大学,当年是个才女,患病后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忘事,有时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识。第一次去做音乐治疗时,老人很冷淡,不乐意跟她交流,而当她弹奏了《樱花》中的一段乐曲后,老人的眼神变得温柔,开始跟她聊音乐,并指出她的演奏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之后的几次治疗,她每回都会给老人弹《樱花》,老人很喜欢听,而且每次都能认出她,不但给她讲《樱花》这首曲子的含义,还拿出自己年轻时写过的家信和贺卡给她看,就像是对待老朋友。

  杜青青还曾给一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一女生做过音乐治疗,小琪(化名)的主要症状是不敢跟人说话,认为自己长得丑,总感觉别人在看她。尤其是换了新眼镜之后,有同学无意中说她戴着不好看,她的病症就更加严重了,夜里总做噩梦,觉得再这样下去就得退学了。针对小琪的表现,杜教授给她做了深度的“音乐想象”。所谓“音乐想象”,就是用音乐放松的方法,让小琪进入到潜意识和意识相连的边缘状态,通过指导语,询问小琪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探寻她内心深处的一些问题。通常会选用比较优雅、轻柔的冥想音乐、古典音乐等。小琪称童年时曾因相貌被同学羞辱过,并嚎啕大哭,杜青青便引导她“醒”过来,哭过之后的小琪明显感觉好多了。经过四次音乐治疗后,基本康复了。后来,又来过一个预约治疗的学生,说是小琪推荐她来的,并透露,经过音乐治疗后小琪已经不再害怕别人了,也不再想退学了。

  靠弹琴敲鼓减轻烦躁 自闭症女孩会叫“爸爸”了

  当音乐治疗师是怎样一种体验?杜青青的回答是“艰难”、“喜悦”、“感动”和 “骄傲”。每次通过自己的努力,艰难地推进治疗进程,看到患者有进步时,她会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喜悦。甚至曾有人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温暖反馈,让她感动流泪。

  杜青青曾给一个6岁的自闭症女孩做过音乐治疗,孩子不愿与人亲近,即使是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依赖感。她同时给三个病童做团体治疗,另外两个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发育迟滞。最初自闭症女孩很不配合,在屋子里乱走。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只好单独给她治疗。杜青青发现孩子会时不时地瞄她一眼,于是开始即兴弹奏符合她步调的音乐,她走得快,杜青青弹的曲子节奏也跟着加快,她慢下来,曲调也随之慢下来,而且一边弹一边唱。第二次治疗时,这个小女孩在屋里走了几圈,然后跑过来摸一下杜青青,或是按一下琴键,到了第三次,她已经能站在钢琴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了。

  后来,杜青青试着让孩子坐在自己对面敲鼓,虽然不能坚持很长时间,但烦躁不安的症状减轻了,孩子爸爸也跟杜教授反馈,称做了几次音乐治疗后,孩子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最大的改变就是会叫他“爸爸”了。杜青青既开心又骄傲,音乐治疗有时就是这样,一开始不被看好,费很大力气才渐渐让人接受,音乐治疗师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在日本留学期间,杜青青还接触过一个有智力残疾的14岁女孩,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七八岁孩童。也许因为杜青青是外国人,做音乐治疗时,这个女孩对她很好奇,每次见面都喜欢拉着她的手。接触了两个月后,杜青青要回国了,女孩花好几天时间亲手为她画了一幅画。虽然笔法幼稚,但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让她感动落泪,一直将画珍藏着。杜青青回忆说,也许是因为在一次音乐治疗过程中,女孩突然呕吐得很厉害,但她没有嫌弃,帮着收拾呕吐物,让孩子从心里觉得这个外国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

  据了解,音乐治疗专业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在美国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专业设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很小众。杜青青介绍,音乐治疗在国内正处于发展期,主要用于音乐止痛、临终关怀、心理康复等。而在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音乐治疗体系已经非常发达。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高校设立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治疗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