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讯(记者 侯巍)30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记者探访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看水声工程学院科技工作者如何带领团队打造世界级的水下“千里眼,顺风耳”。

乔钢。

乔钢手拿水下探测设备。

乔钢为学生指导论文。

乔钢指导学生实践。
初识乔钢是在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者大会上,作为中国九大的黑龙江科技工作者代表,文质彬彬且平易近人的乔钢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五年内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国防基础研究、海军装备预研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奖励6项。10年间带出了100多名水声工程硕士生,2016年12月获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这就是乔钢,带着耀眼光环的乔钢。
水声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水下声波发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中声学特性及其应用。为了探知海洋领域,水下通讯、声波、探索、定位等信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水声程学院就是研究水下通讯设备,形象比喻就像把人类“耳朵、眼睛和嘴巴”的功能延伸到水中,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名符其实。因其具有重要国防意义,各国海军都高度重视对水下结构的减振降噪和声呐探测技术的研究。在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办公室里,学生们正准备论文,这个由7-8位博士组成的博导团队,其中有5位博导有过留学经验。水声学院的学生优势是从本科开始就可以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直接接触科技前沿成果。乔钢介绍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的水声工程学科,有“中国水声工程事业的摇篮”的美誉。拥有国家最早的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最早的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一个水声工程院士。在水声传感器技术、水下定位技术与导航技术、水下目标探测技术、水声通信技术、多波束测深技术、高分辨图像声纳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水声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60%以上,高级专家层面接近70%都从这里走出。这里是国家水声事业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乔钢说,从1953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声纳专业,到目前水声工程学院已发展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完备、人才培养层次齐全、学科方向完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水声技术科技创新基地。每年,水声工程百余名名毕业生毕业,但仍供不应求。多年来,为水声行业及其相关电子、信息、环保、海洋科技等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一方面搞科研、一方面培养人才,乔钢带领的团队在水声行业里名声鹊起。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将灾难来临前及时化解一切危机。采访中,乔钢向记者们介绍了一个多前年的往事。当年,乔钢带队在大连造船厂参加瓦良格号航母进坞的水下监测工作,探测到了航母下方的水下附体,因为发现及时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当时受到总装备部、军代局、048办等领导机关和行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和赞扬。大连造船厂的党委书记说:“你们在中国未来百年航母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什么是英雄,你们就是英雄!”。
通过奋斗,坚持,让国家在水声领域更强,是乔钢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今,乔钢带领团队发明了水下全双工的声波通信方法,并研制了国际上首创的具有全双工通信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解决了过去水下声通信中收发不能同时工作的问题,被评价为是水下声通信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从单点到多点的网络传输,意味着水下通信告别“对讲机”时代。科技引领未来,目前,水声工程研制的系列产品已在海洋科学考察、海洋渔业、海洋石油、船舶、水中兵器等三十几家单位得到应用。未来批量化生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亿元。
说起与水声工程的结缘,1974年出生的乔钢,十分感概,从对水声世界一无所知的学生到教授再到副院长,都缘于从小有一个科学家的梦想,而水声工程学院让他实现了这个梦想。从大学学生、博导、教授,乔钢从未离开过,主持完成国家863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海军预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完成国际首创的全双工水声通信系统、仿生水声通信等技术。获得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
创新发展没有终点。目前,乔钢带领团队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海空间站”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主持与巴基斯坦、印尼、泰国等六个国家合作,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自主安全保障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水下信息网络;承担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双向高速通信系统研制等重点项目。““总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现在是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时代,做有意义的事,带领学生坚持科学梦想,让科技走在世界前沿。”乔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