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曾与苏联人互送美食 冰城八旬老人"黄房子"里的60年记忆
2017-06-04 07:53:58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哈尔滨市的气温经过了几周的起起落落,终于温暖起来,和煦的微风也带来了远处丁香淡淡的香味。5月26日,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明四道街的刘铁,在难得的好天气里,坐在自家三楼的阳台上,闻到丁香的香气,不禁怀念起原来的家, “要是住在原来的黄房子里,我就能到院子里坐坐了,那时院子里有两株大丁香树,那真叫香气四溢,整个大院都是它的香味,让你闻着就高兴。”84岁的刘铁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虽家住三楼,但下楼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那个有院的“黄房子”,和“黄房子”里的快乐生活成了老人念叨最多的事。从1952年3月搬进“黄房子”,到2011年10月搬出,老人在那里住了将近60年,在“黄房子”中度过的美好岁月,像一幕幕电影镜头不时涌上老人的心头……

  曾与苏联人同住一户 做了好吃的互相赠送

  刘铁说自己大半生的经历和“黄房子”有关。 “1952年,19岁的我在哈尔滨铁路局房产段工作室,因为我家是双城的,单位分房子时,我就搬进了哈尔滨市南岗区夹树街72号的‘黄房子’,那里原是中东铁路官员的住所。房子有三个卧室、一个方厅和一个厨房。我和我妈、妹妹住一个房间,另外两个苏联单身女人各住一个房间。方厅很大,苏联女人有时在方厅里组织小型舞会。厨房很宽敞,并有一个烤炉。”

  刘铁说她们家与两位苏联人相处得很融洽。虽然彼此语言不通,她们娘仨不会说俄语,那两个苏联人也不会说汉语,可做了好吃的总是互相赠送。“中国人最喜欢吃的东西当然是饺子,我妈一包饺子,就给她们送过去。而她们喜欢做烤面包,而且只要在厨房做了烤面包,就是满屋子香味,苏联女人会很友好地送给我们品尝。”刘铁介绍。

  晚上,大家约定不论谁回家时都要打招呼,以便最后回来的人可以插门。“一次,同住的苏联女人娜达莎回来得早,没跟我们打招呼就睡下了。半夜里,我们听到她的房间里有动静,就以为来了窃贼,我妹妹去邻居家找人来抓小偷,结果娜达莎听见声音,便从房间里走出来,大家吓了一跳,见是一场误会,我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刘铁回忆道。

  据刘铁介绍,那时候,各家“黄房子”门前屋后栽满了美丽的丁香树。每到花开时,未见丁香花,就先闻到幽馨的花香。时至今日,记者再来到那片“黄房子”,发现周边依然挺立着丁香树,虽然有些孤单,但它们执拗地证明,这里曾有过的繁花似锦……

  再次搬进“黄房子” 红松地板宽敞明亮

  1964年,刘铁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经申请,单位给她调了房子。新家位于北京街16号(现海城街45-6号),仍是一幢苏联人住过的“黄房子”。家里是两屋一厨,红松地板,宽敞明亮,孩子们喜欢在屋里跑来跑去。

  “这幢老房子和大院儿都是我们家的。”刘铁说着,拿出了几张老照片,虽然照片拍摄于不同的年代,但满院子的花花草草把“黄色子”装点得生机盎然。

  刘铁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每幢“黄房子”门前自带门斗、大门和小栅栏,那里的房屋普遍采用砖木结构,墙体足有两砖半厚,双坡式屋顶与天棚之间放有锯末,防寒防暑,冬暖夏凉。而人们搬走后,那里也成了野猫的天堂。房门都是木制的,上面还有铁拉环。 “黄房子”里每家都有大地窖, “那时水果紧俏,每年刚一入冬,亲戚朋友都将成筐的苹果存放到我家地窖里。”刘铁介绍。

  刘铁家的凉亭三面有窗户,是孩子学习的好地方。每年暑假,大院里的孩子都爱到她家和女儿一起学习。房前屋后到处是大树和丁香花,树冠如盖,夏季给院子带来一片阴凉。女儿和小伙伴儿清晨在树下学习,背英语单词。傍晚在树下拉琴唱歌跳舞,其乐融融。学习累了,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饿了随手摘一把“臭李子”,或是榆树钱儿;晚上家家户户就躺在竹椅上闻花香看月亮……

  那时好多电影也是在“黄房子”拍摄的,刘铁家就接待过不少摄制组,可惜老人已记不清电影的名字,但从老照片里,老人还是翻出了当年摄制组在她家拍电影的照片。

  一家来煤了 邻居们一起帮忙运进院

  住在“黄房子”大院里的几乎都是哈尔滨铁路局职工,有些人还在一个部门工作,所以邻里关系很和谐。据刘铁介绍,那时铁路职工的住房是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来分配的。人口多,房子自然大,人口少就小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的‘黄房子’,住进去后几乎不用添什么家具。因为房子是苏联人住过的。衣柜、梳妆台、床等家具一应俱全。现成的家具租下来就成,一个月租金就两三分钱。”刘铁说。

  那时家家都靠烧煤取暖,铁路职工可以花钱向单位买煤,而且煤价要比外面便宜些,单位还负责把煤送到职工家门口,所以“黄房子”的住户,几乎家家都向单位买煤。煤运过来后,就卸在大道边儿。一家来煤,邻居不管老少只要是看到了,都上来帮把手,一起帮忙往院里运。 “就像干自家活儿似的,干完活儿连口水都不喝就走。”说起那时的邻里关系,老人眼中满是不舍。

  2011年搬迁时,刘铁一家特意摘下了“黄房子”的门牌号和文明楼院的标牌作为纪念。老人坦言,“当初搬进去时,院子也大,景也美,可是后来人越来越多,房子见缝插针地盖,不少人家院子没了,树也被盖进了房里,已不再有当年的贵族气息。”

  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述笑介绍,1898年,俄国人开始修建中东铁路。为安置铁路员工和家属,分别在南岗花园邨地区和道里三十六棚修建了两处住宅区。住宅采用厚墙、窄窗、坡顶的单体俄式砖木结构,每栋房屋都自成院落,院内种植果木,有栅栏围护,呈现出浓郁的俄罗斯风貌。中东铁路工程结束后变为苏联专家的私人住宅。苏联专家回国后,移交给哈尔滨铁路局管理,后来又变为哈尔滨铁路局职工宿舍。

  如今三十六棚早已不存在,花园街“黄房子”成为冰城开埠住宅的“最后一景”,如何让尘封百年的冰城文脉重新焕发光彩,值得冰城人认真地思考……

  “黄房子”简介

  “黄房子”从1898年开始,由首任工程师列夫捷耶夫主持设计并修建,在花园街附近,由西大直街、木介街、海关街、红军街、耀景街等街路围合形成四个街区,当时称为“新城子”,也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黄房子”铁路员工住宅区。早期居住在这片住宅区的,是中东铁路的俄国管理“高层”,包括铁路局副局长、理事会成员,还有工务段和机务段的领导。这里也聚集了中俄高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其中,著名建筑设计师C.A.维萨恩曾住在这里,他是马迭尔旅馆的设计师。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