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 眼巴巴地等了一个多月,李先生终于没能等来滴滴方面的任何回音。“‘滴滴’躲猫猫式的处理方式,让我特别的失望。他们也算是一个服务企业,难道就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个消费者的正当诉求?这就是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吗……”

“滴滴”网络显示,李先生的车牌号和身份证号已经被占用。
身份被人注册了
事情还要退回到4月下旬。李先生听朋友讲,在大庆开滴滴还算挺赚钱,就想着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个滴滴司机。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个人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并已提前给注册完了。
李先生这下子可急了,拿他的身份信息注册,一旦这个司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他不得担责呀?因为“抢注”人只有姓,手机号又有多位遮挡,所以,李先生想到了拨打客服电话,与“滴滴”方面进行交涉,说明缘由,把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要回来。
可是让李先生没有想到的是,“滴滴”方面的种种作法,让他觉得先前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了。“我想简单了,我觉得一个这么大的企业,了解到我的情况以后,会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系,确认我的身份,注销冒用者的非法注册。可是,当我拨打了‘滴滴’的客服时,才真正感觉到了这种虚拟的互联网企业的缥缈和对处理投诉问题高超的太极功法……”李先生说。
责任编辑:彭佳丽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