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济世75载德誉龙江 学高身正践行一世良医——记95岁国医大师张琪教授
2017-06-07 13:52: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7日讯(记者 杜筱)大医精诚:第一是精,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

  在“冰城”哈尔滨,有一位已95岁高龄仍战斗在临床一线的老人,他恪守大医精诚的理念,在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道路上奋斗了75个春秋,他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中医药高级人才,他影响成就了以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代表的繁荣的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他也成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国医大师张琪。(资料图)

  在他75载大医精诚的人生,沉淀了低调、豁达与睿智的朴实和向善的正能量,经他治愈的患者、挽救的生命千千万万。如今,鲐背之年的他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坚持每周一次门诊,风雨无阻。

  他,就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张琪教授。

  6岁便与中医药“结缘”的张琪,从做天育堂药店的学徒开始,奋发苦读,凭借好观察、喜学习、爱揣摩,在1942年20岁时就通过了汉医资格考试,开始了75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涯。扎实的幼学基础、丰富的随诊经历、深厚的典籍功底,加之系统地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使张琪在中医药这条道路上,不断地破解疑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

  被保存下来的张琪多年的笔记。东北网记者 杜筱 摄

  张琪从医生涯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对肾病的研究治疗。他通过临床中的实践积累,古方新用,摸索出治疗慢性肾炎的良方“加味清心莲子饮”,并与研究室同事一起对病例进行科学分析。经过不断的修正,治疗的目标由解决浮肿、解决蛋白尿,发展到改善“肾穿”的病理结果,并更加科学系统地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分析每一种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机。“大方复治法”是张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另一法宝,药味多达20多味,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张琪所开处方。东北网记者 杜筱 摄

  张琪以诊治肾病闻名,但实际上他对内科杂病造诣颇深,专攻疑难重症是其临证一大特点。他常在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剂,如治疗淋巴腺结核、甲状腺囊肿的“瘿瘤内消饮”,治疗静脉炎的“活血解毒饮”,治疗慢性肾病日久、尿蛋白不消失的“利湿解毒饮”等。在胸痹、痹病、肝病、血液病乃至精神疾病方面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被他治愈和挽救的重症患者不计其数。

  1986年,国家科委和卫生部确定“七五”攻关计划,张琪关于“中医治疗劳淋”的课题中标。之后他组建肾病研究室和专科门诊,先后开展了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血尿、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他所在的黑龙江省中医科学院成为全国中医肾病治疗中心之一,多项课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大大提高了全国肾病学术和诊疗技术水平。

  了解张琪的人都知道,他喜欢临床,离不开病人,乐意给人看病。即便是同时肩负教学、科研和管理重任,他都始终把为患者诊病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懈怠。他认为,每当看到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治疗后可饮橘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病痛,步入坦途,是最开心的时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