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浓浓陪伴情 朗朗读书声
2017-06-21 11:20:2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图为朗读活动现场。本报记者井洋摄

  黑龙江日报20日讯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不妨放慢脚步,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6月20日,哈尔滨香和小学二楼图书阅览室传来朗朗读书声,五年级的90名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倾听,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来自社会各界的7名朗读志愿者带着朗读作品和爱心图书,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特殊的“陪伴朗读课”。

  阅读,是为童年打底色,更是孩子一生的伙伴。童年,不应错过图画书,更不应错过阅读。当天清晨,哈尔滨下起了中雨,这并没有阻挡朗读志愿者的脚步,因为他们跟香和小学的孩子们有个读书约定。志愿者中,有企业家、工程师、朗读专业老师等,全都是朗读爱好者。67岁的朗读志愿者冰凌得知香和小学留守儿童比较多,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孩子,与他们分享阅读的乐趣。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的张春媚,以《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拉开了朗读活动的序幕。“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喊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志愿者娓娓道来,孩子们静静聆听,有的在本子上认真地做笔记,有的已完全融入到文章中,时而蹙眉、时而微笑。五年一班的邱越,特别喜欢这篇美文。她激动地说:“我平时很喜欢读书,今天听到这样的朗读,被深深吸引。希望你们能多来,陪伴指导我们朗读,将来能站在舞台上表演朗读。”

  朗读志愿者于晓咏举起书籍《城南旧事》向大家推荐时,引来孩子们的一片欢呼雀跃。她朗读了书中的一节《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调平和却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于晓咏说,当得知香和小学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时,她选择了这本书推荐并朗读,意在通过读书的方式表达关爱,希望这些跟书中“小英子”同龄的孩子们由此爱上读书而提升对生命的感悟能力,拓展认知世界的视野和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让孩子的心灵与身体在书籍引领下健康成长。

  来自黑龙江日报的王晓平,以《圣诞老人的故事》由浅至深地为孩子们讲解阅读在成长中的力量,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找朋友,书中的朋友会告诉很多未知的答案。孩子们在她的提问中,踊跃举手、发言,表达着对阅读的喜爱、朗读的向往。

  对于孩子而言,阅读有多重要?对于留守儿童,阅读又有多必要?五年一班班主任黄丽荣老师对此感受颇深。她说,学校里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和问题家庭的孩子,针对这样特殊群体的孩子,学校认为读书是疏导孩子心理最有效的形式,并专门开设了阅读课展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主流媒体,能够组织朗读志愿者走进校园,以陪伴阅读的方式,关注留守儿童心灵的成长,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