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项目支撑,克东县将乳业这一主导产业变更为现代畜牧业,与此同时,全县上下继续围绕主导产业谋划建设项目,用项目建设支撑主导产业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县重点推进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2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个,分别是:百花天然苏打水项目、恒诚生物质发电项目、京宇农业活性酶大豆粉项目、联兴山泉豆制品加工项目,这4个项目均于4月份复工,正加紧施工建设。全县新推进项目8个,分别是:勇进牧场生物质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综合利用项目、舒达饮品年产30万吨天然苏打水开发项目、飞鹤乳业米粉及牛初乳项目、龙沁泉年产10万吨天然苏打水开发项目、裕新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山河恒业环保节能冷链物流建设项目、鑫源细木工板加工项目及天伟甜玉米加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在抓好项目推进同时,继续抓好招商引资。盯住既有招商线索,扩大招商信息来源,力争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地,跟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实行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包保推进机制,牵头县级领导和责任部门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程包保服务。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对招商企业和新建项目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开辟“绿色通道”。
深化改革农村经济长足发展
克东县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全面发展棚室蔬菜种植。

发展食用菌生产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5月下旬,记者来到克东县北辰果菜种植合作社,只见几名农民正在棚室里采摘平菇。合作社理事长王艳秋说起今年的生产计划滔滔不绝:“今年合作社在原有棚室蘑菇和提子种植的同时,增加油豆角种植面积,为新上的蔬菜冷冻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组建于2013年的北辰果菜种植合作社现有果蔬冷棚54栋、温室大棚12栋,入社成员19户。合作社引进了速冻蔬菜的深加工项目,计划7月投入生产,项目投产后,不但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增加用工80多人,能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克东县顺应形势变化,准确把握“三农”的特点和规律,统筹推进“三农”工作协调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在遵循政策、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抓好土地确权工作,全县已完成全部98个行政村的土地确权外业任务,内业整理工作正在开展,力争年底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制定了《克东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选择蒲峪路镇幸福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抓好合作社规范提升。坚持“壮大、扶中、抓小”的工作思路,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合作社质量和效益,促进合作社提档升级。通过清理规范,全县各类合作社由原来的623家清理到313家;采取县乡辅导员包扶驻社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通过培训,使合作社管理人员系统掌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新、视野宽、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合作社带头人;积极引导合作社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支持有基础、有能力的合作社,向“种储加销”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多环节增收、多渠道保障,增强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规范提升的基础上,全县组建了联合社4家、一体化合作社2家。
调优农业结构。全县确定了稳玉米、增大豆、适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引导农民向优势品种、饲草饲料、特色高效上调。2017年,全县种植玉米30万亩、大豆147万亩,适度增加了杂粮杂豆、饲草饲料、马铃薯、中草药、水稻等作物面积。采取“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基地30个、面积4.99万亩,落实“三减”基地面积21万亩,增施有机粪肥86万吨,绿色(有机)食品标识增加到15个。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合作社新上加工项目4个,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