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4日讯 6月29日上午,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优秀校友“每月一星”——刘之冰艺术成就展在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开幕。
自今年4月初,刚刚建成的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向社会推出大型艺术惠民系列活动“每月一星”,邀请从黑龙江走出去的艺术家,在这里举办艺术成就展,并登上讲坛,讲述自己求学从艺之路,分享人生经验和感悟,为广大观众搭建起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受到了观众由衷好评,吸引了更多艺术家的关注。
填补我省艺术博物馆建设空白
2017年4月11日,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行,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省艺术博物馆建设的空白。
说起创办的初衷,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庞学臣说,近年来,我省在艺术领域培养了很多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领军人物,打造了诸多舞台精品剧目,为了记录展示这些成就,宣扬黑土地上的艺术品牌,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2016年4月召开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筹建工作启动会。
庞学臣说,这个艺术博物馆依托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史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它的定位是“彰显人文、荟萃艺术、精品展藏、学术研究、对外交流”,打造“全省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不仅要展示和推介我省艺术名师和名家,展示和收藏与学术研究相关的艺术藏品,还将为教学研究、艺术传播和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场所,使之成为深受公众欢迎的艺术殿堂;同时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展览,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丰富和拓展公众文化视野。
省艺术博物馆建馆之初,就确定了推动艺术传承和用艺术滋养民心的责任担当,在3月试开馆期间就邀请刘之冰、金曼、刘和刚、于乃久等众多艺术家回到黑龙江探亲,通过举办音乐会、讲座、论坛、粉丝见面会等多项活动,让观众一睹黑龙江艺术人才的风采。
吸引众多从黑土地走出的艺术家
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分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史馆展厅、群星璀璨展厅、中国传统戏曲脸谱艺术展厅和精品展厅4个展厅,共展出照片502张,实物展品500余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群星璀璨展厅展出学院建校58年来培养的33位在各个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作家张抗抗、鲍十;表演艺术家白淑贤、邢美珠;舞蹈家唐文娟;歌唱家牟玄甫、金曼、刘和刚、于乃久;作曲家王宁、李黎夫、李盾;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影视表演艺术家刘佳、刘之冰;画家吴团良、林建群等。
艺术博物馆的创建在艺术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吸引了众多从黑土地走出去的艺术家的目光。对于这片黑土地的由衷认可,他们十分感激,心存回报之情。
6月22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苏里特意携其父母著名作曲家薛澄潜夫妇回到母校,参观了省艺术博物馆。在为他举办的“薛苏里先生艺术成就展”展厅里,薛苏里详细介绍了展厅里每一张演出照片、海报的来历、演出背景及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分享了他在省艺术学校求学时期的难忘时光和美好回忆。他满怀深情地说,学院五十多年来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校友艺术家,不愧被称作“艺术家的摇篮”,是黑龙江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著名影视演员刘之冰在师生见面会上,也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学校学习时期的点点滴滴,他深深感谢黑土地对他的培育之恩,表示要用更精良的艺术作品和更大的成绩来回报这片土地。
打造“互联网+”开放平台
今年4月底,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正式向社会推出大型艺术惠民系列活动“每月一星”。影视明星、从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评剧表演专业毕业的孙宁作为该活动首期嘉宾,讲述了自己的求学从艺之路,与观众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庞学臣向记者介绍,“每月一星”是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为广大观众搭建的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嘉宾定位于从黑龙江走出去的艺术家。活动分为明星参观、明星讲座、明星专访和明星展览四大板块。在明星展览板块,博物馆精心规划设计了80多平方米的展厅,通过实物、图片、影像和文字的形式把明星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进行展示,让观众在展厅读到、看到、听到明星的人生经历,在领略明星艺术风采的同时,加深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除了“每月一星”活动,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还设计了季度展。第一季展览便推出了“中国传统戏曲脸谱艺术展”,展出了九大类84个戏曲脸谱,以及各种京剧服饰和京剧盔头。为进一步拓展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交流,学院还邀请俄罗斯阿穆尔州画家谢尔盖·格拉赫在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油画展。
庞学臣表示,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不仅仅局限于展示和收藏,还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打造有传播性、创新性、开放性的艺术交流平台,一方面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专门场所,加快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也要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