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5日讯 这天儿说热就热起来了,没给老百姓一点缓冲的时间,35℃的高温天,一下子就当上了天气的主角。在这炎热的天气里,空调成了救市民于水火的“恩人”。然而,并不是所有市民家中都安装了空调,于是很多市民就把商场、超市、图书馆、电影院等开放中央空调的公共场所当成了纳凉的好去处。近日,记者也体验了一把这免费的纳凉好去处。
6月28日14时许,室外气温已经达到了35℃,骄阳似火、热浪袭人。而由于商场开了空调,此时的万达广场里却是清凉舒适,让人感觉与室外气温相差近10℃。记者在商场内看到,很多市民在商场内都是借着逛街在乘凉。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带着小孩的家长,家长们把孩子放在婴幼儿推车里,自己则推着车慢慢地行走。这些孩子有的刚过百天,有的正蹒跚学步,还有的跑跳自如。带着孙子逛街的王萍阿姨说:“天气太热,让这么小的孩子在室外玩怕他晒伤、中暑,于是就带着他到商场里来,这里既凉爽,场地又大,还有很多可供孩子玩的地方,我们家长也能轻松不少。”
随后,记者又来到沃尔玛超市,在三楼的图书销售区,5位市民正坐在长凳上安静地阅读。今年68岁的李华大伯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附近的王仔花苑小区,白天子女们都上班去了,老人大多独自在家,冷清得很,干脆就到超市里来看看书。“我一般都是中午在家小睡一下,下午两点多到这溜达溜达、看看书。到四点半,就下到超市二楼买点菜回家。其实来这里乘凉,也不是真的为了省那几块钱的电费,主要还是因为寂寞。”
与商场和超市相比,市图书馆简直就是市民们“纳凉的天堂”,既凉爽,又安静,还可以免费阅读书报杂志。7月1日中午时分,在市图书馆期刊阅览室里,30余名市民正在阅读。正在读《参考消息》的李先生说:“咱们市图书馆设施好,空间大,况且读书能让人身心平静,所谓心静自然凉,在这里不仅身上凉快,读一会儿报纸心里都跟着凉快下来。我家就在这附近,早早吃完午饭,我就爱来这里!”
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在公共自习室里学习,也有带着宝宝拿着水杯过来的大妈,但是大家都是安安静静的,小朋友偶尔声音大了点,身边的家长就手指竖在嘴边嘘着叫他安静。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对图书馆来说,“乘凉”反倒是个契机,很多平时不大到图书馆里来的人,躲进来了,也就沉浸在阅读的氛围里头了。原本图书馆就该承担社会教育和阅读熏陶的功能,这样很好。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纳凉族”都是这么文明的。6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地数字影院,夏日的电影院冷气十足,看场电影消消暑也成了市民纳凉新招。可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电影院等候区域看到,有个别市民直接把脱了鞋的脚放在旁边的座位上,临近的空位上也有零食袋、空饮料瓶等杂物。
在公共场所纳凉顺理成章,但是“纳凉族”在纳凉的过程中也应该规范自身,文明自己的行为,才能和谐周围环境,做到不妨碍他人,不对一些商业场所的正常经营和运行带来阻碍。一些公共场所出于人性化和善意让市民们前去乘凉,那么市民们就应该遵守文明规则,以文明的表现来回应别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