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6日讯(徐旭 王越红 记者 周秘)15日,黑龙江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杨巍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颁发聘书。
以团结全省广大同道、构筑业务合作与交流渠道、宣传普及医疗保健科普知识、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广临床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共同促进推动全省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诊治水平为主旨,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专业委员会于15日下午17点在哈尔滨市太阳岛花园酒店举行。
黑龙江省医促会会长胡志仁、哈医大一院陈力副院长等学者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刘洪辉发来贺电,祝贺学会成立并提出希望,希望分会对于医疗知识的广泛普及和分级诊疗的逐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首届分会各级成员: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神经内科主任李国忠教授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杨巍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毕亚艳副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王越红副教授任秘书长,并依次选举了常委,委员等。会议当天主办方邀请到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就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及相关领域的诊治与进展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及交流。
田野教授发言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关注的健康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复杂性疾病,涉及很多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及糖尿病等。近期提出的疾病易感基因、修饰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冠心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由哈医大一院心内六病房主任杨巍教授积极倡议和组织发动,经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批准,黑龙江省医促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从而使全省医生在此领域有了自己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平台。新任主任委员杨巍教授介绍了学会宗旨,本学会致力于坚持社会公益事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注重基本疾病的预防,致力于解决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重视早期诊断、危险分层,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本协会还没有专门针对此类的分会。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必要的,致力于关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联合多学科,调动多学科资源,帮助易感人群预防上述疾病。
杨巍教授作为首任主任委员,在进行本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中还指出,目前,我省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践行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偏远地区医疗水平,解决其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带动作用,成立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分会今后的工作,将联合多学科,定期举办公益性培训和学习班,为来自全省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治水平,为我省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群体健康保驾护航。
新闻链接:哈医大一院心内科六病房杨巍主任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六病区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介入工程分会常委、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材料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科普学组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联盟心脑血管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创新俱乐部会员,海峡两岸重症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分子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工作20余年,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数千余例,在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及复杂病变的介入支架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