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亚布力局“黑旺”铺平富裕路
2017-07-24 15:34:3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树林 赵辉 马一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7月24日讯 亚布力林业局紧紧围绕产业转型,深入实施“职工创业增收致富”工程,积极研发“黑旺1号”、“黑旺2号”黑木耳优良菌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基地推广、示范带动,引领职工群众发展黑木耳产业。目前,全局共有3000多名职工群众参与木耳种植,每年食用菌生产达都达到1亿袋以上,铺平了职工群众食用菌增收致富之路。

  为更好地发展黑木耳产业,“十二五”时期,亚布力局成功申请了“雪乡红黑木耳”地理标识商标,制定下发了《食用菌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和《职工增收致富工作方案》,同时将黑木耳种植的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2013年开始,部分林场主要领导带头拿出资金建起挂袋木耳大棚,聘用困难职工具体管理木耳采摘晾晒,按利润分成或按工时付款,这样既帮扶又致富;其他党员干部也纷纷与困难职工结成对子,林业局还发放扶持贷款集资200余万元发展挂袋木耳大棚,先后在宝山、鱼池、庆阳等场所建起200多栋挂袋木耳大棚。去年,他们鼓励职工转变经营理念,发展大棚挂袋小孔多眼单片木耳技术,顶住了木耳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保证了产品质量,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如今,全局已建成木耳种植大棚313栋,其中钢架大棚200多栋、木制大棚100余栋。亚布力林区食用菌产量稳定在1亿袋左右,实现了木耳生产的良性循环,增加了林区职工的收入。

  为使黑木耳生产形成产业,林业局全面加强三级菌包厂的建设,为职工提供优质三级菌包。在一个日产5万袋微波灭菌的菌包厂外,年产50万袋以上的菌包厂多达上百个,其中宝山林场建成的多个菌包厂年加工能力超过3000万袋。为确保菌包厂有充足的加工原料,林区商贩从外地购入锯末卖给木耳种植户,林业局还在中幼林抚育过程中,将剩余物用锯末粉碎机直接粉碎成锯末卖给食用菌生产者,这样既增加职工收入又解决食用菌原料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原料保障能力。高度重视技术应用与推广,积极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努力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邀请东宁食用菌技术专家到亚布力林业局实地授课,满足了种植户对高端小孔木耳生产技术的需求。建立了远程食用菌研究所,研发了黑旺1号、2号优良菌种,在全局统一推广,在技术上给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华山中心林场食用菌产业园区里,食用菌收购商张金良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合作社的方式,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提高食用菌的售价。鱼池经营所张连海夫妇积极参加食用菌学习班,“二次开口”技术使每袋产量由原来的8钱提高到9钱至1两。今年,夫妇俩改进蒸菌锅,实现了打包、窝口、接菌、出锅、装锅自动化生产,8万多袋食用菌预计比往年增收2万多元。他们还为周围的食用菌生产户提供生产车间和菌锅,加工生产三级菌,这样既方便了种植户,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在鱼池经营所管护区,黑木耳生产大户张风华正在组织5名工人在菌地里紧张而有序地采摘、晾晒。他生产的小根黑木耳新品种具有耳好、片厚、口感好、销量快、市场认可等特点。在生产技术上,他把每袋菌包长度由原来的19公分增加到21公分,接菌设备由原来的普通菌箱改为新式净化菌箱,这样每袋产量可达到1两左右。

  亚布力林业局通过出台提供无息贷款、优先考虑原料供应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扶持食用菌产业的壮大,使昔日的家庭式小作坊生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同时,他们招商引客,借鉴宝山食用菌生产销售的成熟模式和品牌知名度,筹划发展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商贸物流。目前,网络销售平台不断扩大,黑木耳销售逐渐走出深山、创出品牌,黑木耳产业的“黄金之路”,正在逐步打开。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