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8月4日讯 与宿学柱见面时,他刚从公司与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共建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暑期培训班上赶回来。“这是哈尔滨首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无人机新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提供专业老师授课,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我要去看看、听听课才放心。”宿学柱认真地说。
宿学柱,滕硕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当记者首先抛出为什么选择无人机产业问题时,他坦言,爱上无人机,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神奇。前些年,出于个人爱好,宿学柱对前沿科技尤为关注,当时在北京他和一些航模爱好者开始研究无人机,翻阅大量资料,接触后便“一发不可收”。经过积累,2014年,宿学柱发现无人机产业在全国还有很多发展空间,他便从北京、上海等地“招兵买马”,成立专业人才技术团队,开始着手无人机的研制、生产。同年5月,在徐州,宿学柱的公司团队成功研发第一架搭载超小型可见光吊舱无人机,并批量生产,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地用于铁路巡线及电力巡线。
近年来,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以及无人机监管政策的完善,无人机行业发展迅猛,“作为家乡人,我对哈尔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寄予希望,也算是投身家乡创业的原始驱动力吧。”宿学柱笑着说道。2016年9月,他从徐州、北京调集了均具备民航局核发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教员资质的7人,组成研发团队,在哈尔滨成立了“滕硕”。公司无人机可用于农林植保、地质勘测、电力巡检、消防救灾、远程航拍监控等,同年,经中国航空器持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简称中国AOPA)审定合格为训练机构,也是目前我省唯一的AOPA承认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
随着农业科技化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劳作与监察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次有关智慧农业的会议上,宿学柱接触到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双方一拍即合,在农大共建无人机研发中心,主推农业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基于学校对农田的信息化、数字化经验足,对本地作物、农药种类有深度了解的优势,加之“滕硕”的应用技术,双方合作开发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使喷洒农药、播种、监测病虫害等农用技术变得更简便、精确而有效。“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遥感技术,甚至可以感知到每平方米苗的长势、微量元素含量等关键参数。农药利用率提升到85%,节约用水量高达90%,这是传统植保无法比拟的效率。”宿学柱谈到无人机的优势颇为自豪。
“滕硕”团队基本都是实打实的技术控,很多人有着多年的无人机专业研发经验,经过与东北农业大学近一年的优势互补合作,“滕硕”针对高秆作业、水稻作业有了独特且有效的无人机农业植保标准,并得到了认可,相继被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企业参照运用。
“‘滕硕’成立不到一年来,已投入资金超千万元,无人机行业充满的未知和挑战,吸引我走下去,我享受前沿科技带来的神奇创新性,可以说,此番创业路不虚此行。”宿学柱说,公司未来的规划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专业的项目机,拓展更多的无人机用途,让无人机融入行业应用,提高生产效率,进入平常生活,增加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