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讯(记者郑通 编辑李玥)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七三一”殉难者祭奠活动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细菌研究的核心区域“四方楼”遗址内举行,这也是该处进行遗址挖掘工作后首次对外展示。

78岁老人张可伟眼含热泪。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石井四郎创立并领导的细菌战部队,该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从事生物战和细菌战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惨绝人寰的人体解剖和试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大量文物、文献等证据控诉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罪行。

参加祭奠活动的市民。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16日上午,黑龙江各界人士自发聚集在“四方楼”遗址内,通过敬献菊花、花圈等形式寄托敬仰和哀思,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先烈和死难同胞集体默哀。

市民驻足观看“四方楼”遗址。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现场,“七三一”殉难者家属张可伟眼含热泪。张可伟的父亲张慧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国际反帝情报组织牡丹江情报站站长。1941年,国际反帝情报组织牡丹江情报站被牡丹江日本宪兵队破获,张慧忠被日本宪兵逮捕,经过多次刑讯后被特别移送至七三一部队,成为七三一部队的“活体实验材料”被残害致死。

张可伟讲诉其父亲遇害的过程 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里就有我父亲张慧忠的遗像和他的事迹,还有他的战友以及3000多名受害者的信息。希望通过此次祭奠活动,能把遇难者们的事迹以及日本侵华的罪行展示给世界,让更多的民众看到这段苦难的历史。”张可伟低语。
曾被七三一部队进行“活体实验材料”残害致死、国际反帝情报组织牡丹江情报站站长张慧忠(原名张维福),其长子代表了殉难者后代进行祭奠活动。
为配合本次祭奠活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当日对外展示正挖掘“四方楼”遗址,此次系该遗址首次对外展示。“四方楼”是证明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和人体解剖的直接证据,原“四方楼”地上部分残存建筑设施消失,仅存建筑地下基址,民众通过遗址可深刻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此次活动通过受害者遗属、历史见证人以现身说法的方式现场控诉七三一部队罪行,从而真实地向世界传递以七三一部队为主的侵华日军实施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和威胁。”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表示,在此举办祭奠活动意义重大,面对沉痛的历史,能够警示国人,在民族复兴和圆梦中华之路上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