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让“双创”基因融入龙江血脉
2017-09-26 09:57:5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26日讯 今年的全国“双创周”与全国科普日相伴而来,在我省,参与“双创周”活动的主要是科研人员、大学生、农民和城镇转移就业职工这四类人群,而科普日的参与者则是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耄耋老人。可以说,科普活动为“双创”活动蓬勃开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将“双创”思维从小根植

  在16日黑龙江全国科普日开幕活动中,当记者的镜头对准一群正在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中学生时,9岁的甄睿哲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光感、电机、巡迹、控制角度……”他用一系列专业词汇介绍着自己手中的拼装机械车。他从小就喜欢机器人、机械拼装,已经在专业机构学习了两年机器人编程等课程。

  “我长大了要开一家发明公司,发明一款衣服,人穿上之后可以变成汽车”,甄睿哲认真地说。看见周围人投来诧异的目光,他笑着说,“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不过这是我的梦想。”

  尝试独立操作仿生船的小朋友,参加科普书籍交换的小学生,在科技人员指导下组装电子元件的中学生,还有被母亲抱在怀中欣赏智能机器人呆萌表演的幼儿……科普日活动现场,充满创意的科学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很多青少年都是在科普日上“第一次触电”,从此将科学的种子根植在心中。

  让科研精神代代传承

  今年科普日上,最隆重的要属走红毯的环节。这一次,走红毯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我省科技明星。

  这是科学家“大手拉小手”活动,省科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等我省10位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与10位热爱科学的小学生一起走过铺着长长红地毯的“科学大道”。让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工作者,了解科技工作者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让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

  科普日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我省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大学生科技创业、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科技、创新、体验”为主元素,以生动活泼、互动参与的方式,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共享科学盛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双创”活动蓬勃开展的社会基础。而我省在科普日期间,开展全民参与的一系列大型科普展示宣传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据了解,在2012年~2016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我省开展特色活动4000多项,科普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志愿者5万余人积极参与各类科普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6000余万人次。“十二五”期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7%提升到5.07%。在“金秋科普月”活动中,各市(地)、县(市、区)科协将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院士专家校园行等100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陶福胜表示,省科协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目标。面向基层,针对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送到百姓心坎里,让“双创”基因融入龙江血脉。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