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践行“美丽”在路上 佳木斯市美丽乡村建设观摩暨现场推进会侧记
2017-10-23 09:40:10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吴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23日讯 金稻花香,宽道新绿,白墙黛瓦,乡韵悠长……如今的农村好似一幅水彩画,一个个村、一群群人,一步一笔将美丽润染开来。

  美丽乡村建设绝非易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新农村建设升级美丽乡村建设走过了十年,这十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在无声坚守,有这样一个团队在默默付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出了我市乡村的变迁曲,他们辛苦扮靓的农村传递着最美的讯息。

  日前,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观摩暨现场推进会上,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个团队,亲眼目睹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领路人的他们如何让小村的美丽一寸寸清晰。他们是由市农委副主任李应文带领我市新农办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16人团队。在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节点时期,他们分别“组团”走进汤原、桦南等地的村屯,通过实地观摩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新亮点、新成效这一常态化工作形式,掀起了我市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互看互学互比”的热潮。

  近期,“小城镇——闫家村”是个高频词汇。观摩当日,“观光团”成员沿着新建的主街道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较。“这个主街道铺设得挺宽,有6米,会车够用。”“这个地下排水设计得特别好,边沟修得也不错。”……一个人打开了“话匣子”,大家便无所顾忌地交流了起来。

  “蜿蜒的水泥路变身平整的大马路,环境好了,让生活在其中的农民的日子有了滋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那是以前,现在全村的所有巷道都是水泥路,我们爱美的女同志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敢穿白鞋出门了。以前车跑过去,后面一溜灰,回家要是不洗头,晚上睡觉枕巾保准黑一片,现在车随便跑几趟都没啥灰,真没想到我这把年纪的人了还能赶上国家的这样的好政策,我必须好好收拾一下小院,可不能拖咱这美丽小村的后腿,你说是不!”今年50岁,留守在家照顾老人的卢子荣大姐一边跟记者聊着天,一边麻利地收拾着自家小院的杂物。

  “大姐,你认识这个人吗?”李应文指着陪同的闫家镇镇长刘波向卢子荣发问。

  “哈哈,咋能不认识,这是我们镇长呀,修路的时候天天在这边监工呢!”卢子荣大姐爽朗一笑。

  “刘镇长,请告诉我这位是咱们县里负责什么工作的,他叫什么名字?”指着桦南县农业局新农办主任汪汉,李应文转头向刘波提问。

  “这老汪我熟得很,这位县里农业局新农办主任常常来指导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而且还老上我们这突击检查,吓唬我们呢!”刘波说这话时,手用力地在汪汉肩膀上拍了一下,然后两人相视而笑。

  “今年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县里给镇开过会没有?”“经常开。”

  “方案实施过程中,有压力没有?”“有压力找县里都是全力配合的。”

  “未来有何计划?”“今年把基础设施建好,明年加强绿化。”

  一问一答中,诠释了干部和群众的心紧紧相连景象,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纽带深植人心,乡村因变而美,生活因美生甜。

  走进梨树乡东柞村,大家立刻被东柞村正在建设的村口景观带的村貌所吸引:寻遍村落不见半点儿垃圾,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大小村道洁净如洗,清幽花香随风袭来。观摩工作人员啧啧赞叹:“东柞村不愧是桦南县生态魅力名村;每家每户自己栽种花草,全村到处花草芬芳,不仅整治了卫生,还洁化了‘心灵’,改善了村风民风。”村里工作人员在介绍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后,感叹地说,现在,村里的矛盾纠纷事件大幅减少,邻里和睦,家庭和谐。

  随后,大家在东柞村召开了现场工作会议,桦南县就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富锦、桦南、桦川、郊区等8个县(区)的新农办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李应文总结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李应文说:“大家都看到了,今天我们去的不是做得好的典型村,都是正在建设中的乡村。咱们一共看了桦南县的6个村屯,都没有垃圾,有的是鲜花绕墙,看到的都是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给我们的最好反馈。”

  “大家走过的一路艰辛,换来了乡亲们一个个满意的肯定。看着农村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看着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舒坦了、红火了,才是我们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者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李应文表示,美丽乡村建设,他们一直在路上,协调各股力量帮上一把,定能加速乡村蜕变的速度。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