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记者郑通 迟亦达 编辑彭佳丽)6日,由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东北网承办的“龙江媒体民族地区行”采访团队一行来到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巴彦他拉村,了解省民委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为村民真心做事的感人事迹。

“龙江媒体民族地区行”采访。
今年6月2日,以省民委经济处处长刘烈军同志带队的驻村工作队进驻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巴彦他拉村。驻村工作队至始至终严格按照省委要求,很快融入到扶贫工作中,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省民委经济处处长刘烈军。
初到村时,正是确定贫困户名单的关键时期,驻村工作队抓紧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走村入户,拜访党员和群众,与普通百姓谈心,基本上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制约本村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制定了《杜尔伯特县巴彦他拉村产业扶贫规划(2017-2020年)》,驻村扶贫工作初见成效。

“龙江媒体民族地区行”采访。
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及扶贫政策的增多,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理解速度和深度跟不上扶贫政策力度和速度,导致部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给扶贫工作带来了障碍。为此,工作队员都是先反复学习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分组,深入各户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解答群众的疑惑,利用微信、短信平台把扶贫政策、措施,脱贫标准,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分别能享受的政策通过平台发到群众终端,使群众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到扶贫政策,也能通过他们再把扶贫政策传播给身边的亲人、朋友。

杜尔伯特巴彦查干乡现场座谈。
规划后巴彦他拉屯至巴彦查干乡通村路9.5公里;规划建设村内巷道11公里;新打抗旱井74眼,有效浇灌面积增加1.5万亩,实现农田全覆盖;在油田路(塔布路)安装路灯20盏;完成震荡线铺装,初步解除了林肇路巴彦他拉村过境地段安全隐患。为改善吃水条件,驻村工作队对巴彦他拉村3个自然屯的自来水进行改造维修;为改善住房条件,改造泥草房,初步统计65户,建档立卡户开工和竣工34户,非建档立卡户全部完成建设;为改善服务设施条件,建设完工自驾逸站1处,为村民提供路边农副产品销售场所,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改善办学办公条件,对巴彦他拉村小学进行维护修缮,把校门改造成电动门,对村小学操场进行垫高,铺设红砖1500平方米,对校门前排水进行改造,结束了“受水气”历史;谋划搭建院、村合作电子商务平台,将巴彦他拉村农产品推介到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师生创建的电商平台,带动农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这一桩桩、一件件,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同时,省民委驻村工作队布局推进标准化生猪牧场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依托养殖合作社与谷实农牧集团合作,拉动村域经济发展,猪场明年将投入使用。布局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巴彦他拉村丰富的林地资源,种植桔梗800亩,每户10亩并签订合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布局中草药和扩大杂豆种植业,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以农禾兴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引导村民进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布局扶持致富带头人,积极引导鼓励村民注册成立胜文瓜菜专业合作社,投资68.5万建设瓜蔬温室大棚和冷棚,采取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步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