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利剑出鞘锋芒现 涤尽尘霾换清风——2017年齐齐哈尔市巡察工作综述
2018-01-20 09:08:22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齐纪宣 关志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月20日讯 2017年12月11日,5个巡察组从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市直单位一并撤出,标志着本届市委第二轮常规巡察阶段性结束。

  截至2017年末,齐齐哈尔市为把巡视的利剑、前哨、探头作用延伸、拓展和放大,自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破题,深入开展市本级巡察工作,全面启动县级巡察工作,努力构建市县巡察工作一体化格局,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力助推全市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

  亮剑必胜 于扶贫领域精准发力

  讷河市同义镇保国村二屯村党支部书记张连伟等7人,因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工作失职,涉嫌违纪被讷河市纪委立案审查。

  该违纪问题线索,源于全市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中的发现。保国村二屯村民李某,其家庭经济条件明显高于贫困户标准,2016年却被识别为贫困户,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由此,该村有关人员工作失职、渎职,违规套取危房改造补贴款的盖子被揭开。

  此次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分5个组进行,48名成员是从纪检、检察、审计等部门抽调的专业人员,自2016年11月开始,分别奔赴9县(市)和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开展工作。

  “共核查12个乡镇、54个村、282个屯,入户走访贫困户525户、危房改造户353户,对有扶贫资金购置农机具的乡村进行了实地查验……”市委第二巡察组报告中的一组数据,真实记录着巡察接地气的程度。

  在梯次实现覆盖的要求下,每个巡察组严格执行至少实地巡察5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要实地巡察50%的村,所有贫困村必巡,所巡贫困村内贫困户必入的原则,将监督触角最大延伸。随着巡察工作的深入,扶贫领域相关问题线索陆续浮出水面。

  2017年1月,全市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结束,共发现3大类91个问题。其中,精准扶贫领域问题26个,占比为28%;危房改造领域及项目建设方面问题为37个,占比为41%;扶贫资金购置农业机械方面问题为28个,占比为31%。

  2017年2月,甘南县双龙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宝加,因套取扶贫贷款20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时间推移,百姓身边的一批蝇贪被揪出。泰来县克利镇四里五村会计赵后利和村团支部书记董海朋因骗取种植业保险理赔款、拜泉县拜泉镇新胜村3组组长康永礼因贪污征地补偿款、克东县玉岗镇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孝因骗取改造资金等问题,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乃至开除党籍处分。

  巡察线索移交后,扶贫领域“雁过拔毛”的违纪违法问题得到强力惩治。

  截至2017年11月末,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共反馈问题146个,全部完成整改;共移交问题线索161个,办结148个,立案85件,党政纪处分113人。

  各县(市)区按照督办要求,通过组成督查组分片抽查、联合有关部门检查、扶贫专项巡察等方式开展了自查自纠,共自查问题238个,完成整改203个;发现368个问题线索;立案102件,党政纪处分98人。

  精准定位 常规巡察锁定“焦点”推进

  2017年6月5日,全市第一轮常规巡察启动会召开。市农委、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和市水务局等6个规模较大、权力较重、近年立案处理党员干部较多的单位成为巡察对象。

  “敢于触及矛盾,发现大量问题,巡出了实效、巡出了权威,形成了强力震慑……”市委书记孙珅同志在听取汇报时,对第一轮市直部门常规巡察给予充分肯定。

  首轮巡察不仅丰富了发现问题的战略战术,而且在巡察工作流程、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规范,为巡察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开展打造出模板。

  在首轮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12月11日,全市第二轮常规巡察顺势启动。

  “各巡察组要积极发扬第一轮巡察中好的经验做法,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务实担当,确保高质量完成本轮巡察任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金银墙在第二轮巡察启动培训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巡察组随后进入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安监局、市林业局和市旅游委等5家单位。

  各巡察组在两轮巡察中,牢牢把握政治站位,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紧扣“六项纪律”,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从严从实开展巡察监督。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两轮巡察覆盖的11个市直单位中共发现问题305个、问题线索382个。

  巡察问题线索处置的如何,决定着管党治党的利剑作用和治本功能是否得到发挥。

  巡察结果实行“双反馈、双报告、双公开”制度,压实被巡察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整改责任;将巡察组反馈的意见和被巡察单位的整改情况向单位内部和社会双向公开;建立督办机制,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和移交的问题线索,由巡察办统一实施台账式跟踪督办,促进了巡察成果运用和转化。一系列完善的整改机制,确保了做好巡察整改这“后半篇文章”。

  两轮巡察虽已结束,但相对总任务却是刚刚开始。

  “自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市直各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党委实现市级巡察全覆盖。”关于巡察,市委已规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明确,从2020年开始,按比例开展巡察“回头看”。

  轮次展开、压茬推进、常专结合,随着巡察工作全覆盖,高压震慑效应将更突出,将进一步助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目标实现。

  直抵基层 县级巡察打通“最后一公里”

  确定试点,旨在积累经验。为把巡察的利剑、前哨、探头作用向基层延伸、拓展和放大,2016年10月,齐齐哈尔市确定克东、拜泉、泰来、铁锋“三县一区”作为县级巡察试点,为全面启动县级巡察试水、趟路。

  “三县一区”4个月的试点工作,为开展县级巡察工作打造出机构设置方式、组成人员构成、工作流程和措施办法、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模板。

  2017年3月9日,全市县(市)区巡察工作启动会议在泰来县召开,标志着市县巡察一体化工作格局正式形成。

  《关于开展县(市)区党委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市县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下发,充分借鉴市级巡察和县级巡察试点经验,保证县级巡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充足的人马是战役必胜的前提,巡察工作也是同理。从2017年4月末16个县(市)区巡察办、组设立开始,截至当年11月末,各县(市)区巡察办、巡察组人员已全部配备到位。

  同时,完成了组长库、副组长库和专业人才库等“三库”的组建。市级巡察人才库“库容”达177人;各县(市)区巡察人才库“库容”总量1658人。丰富的人才储备,满足了每轮巡察排兵布阵的需要。

  “参战”人员的素质如何,对巡察战役的胜败至关重要。每次巡察工作开始前,在根据任务从“三库”中精挑细选、合理匹配各组人员的基础上,有关业务知识、纪律强化和提升规矩意识的培训,都是必修环节、必过关卡。

  2017年4月11日至12日,通过视频方式,对市县两级巡察机构工作人员和巡察“三库”的入库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覆盖1500人。

  邀请省委巡视工作资深组长授课、选择参加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的骨干分享学习所得、由市委巡察办逐一讲解重点事项……

  闯关般的各类培训、教育,锻造出发现问题的“尖兵”队伍,确保巡察“探头”威力真正发挥。

  截至2017年11月末,16个县(市)区共开展巡察53轮,共发现问题2262个,完成整改1607个;发现问题线索1867个,已办结1027个,其中立案349件,党政纪处分333人,践行第一种形态749人。

  市县巡察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的形成,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县级巡察将在2021年末前,实现对所辖乡镇(街道、社区)和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全覆盖。

  任重当谋远,乘势好扬帆。每场巡察战役的结束,都预告着新战役即将打响,巡察工作,不松劲、不停步,在路上!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