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7日讯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关于命名2017年度省级生态市和省级生态县的通知》,黑河市和绥化市榜上有名,获批为省级生态市。
我市高度重视省级生态市创建,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了建设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美丽黑河的发展目标,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黑河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一退三还”、森林抚育、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2%。已实现连续21个防期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历史性突破。全市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5处、面积88.2万公顷。重点打造的小浆果栽植、北药保护种植、森林绿色食品生产、优质种苗繁育、林下特色养殖五大基地,产值逐年增长。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率73.%,创建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我市被命名为中国绿色生态大豆生产示范基地、中国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全市有机、绿色食品农产品种植认证面积315.9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品种达81个。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我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启动了矿山治理试点工作,对关闭矿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采取由企业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义务,实施生态修复、植树复绿;对生产矿山采取边生产边治理的办法,企业在生产的同时,对采坑就近回填,对排土场进行复垦治理;对沙金过采区则按照“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确立了市场化运营思路,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治理矿山的机制。完成了宋集屯和西岗子煤矿环境治理试点项目,部分采矿区逐步成为农业反哺工业,工业拉动农业的新型生产矿山典范。启动实施了三道湾子金矿、一五一和富宏煤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多年来,累计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9000余万元,治理土地面积382公顷,整理出耕地220公顷,形成水面88公顷,打造沙金过采区复绿示范区6处,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并举。
为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我市坚持治理与预防同步的原则,围绕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目标,建设完成多项环保基础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填埋场6座,污泥处置厂两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1座,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13座,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站均实现县级全覆盖。相继完成了黑河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护等重点规划项目,不断提升了城市品位。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着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解决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大力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截止到2017年末,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48个,共有34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比率在全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