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市9岁孤独症孩子杨宝龙获全国特奥会游泳单项铜牌
2018-04-03 09:51: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朱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4月3日讯 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孤独症孩子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帮孤独症患儿逃离“禁锢”融入社会,哈市开设了多所专业学校。记者就走进了其中两所。

  地点1:哈尔滨市燎原学校

  职高班学烹饪家政服务 恢复得好可到酒店工作

  孤独症孩子中,有的也会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天赋。哈尔滨市燎原学校9岁孤独症孩子杨宝龙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在学校一年半的刻苦训练,他获得2017年全国特奥会游泳单项铜牌。

  2日10时,在孤独症孩子的课堂上,老师正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影像里带着太阳公公的动画片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孩子们刚来学校时都坐不住板凳,情绪也不稳定,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才能坐下来听课。”校长王国华介绍,现在哈尔滨患轻度孤独症的孩子都可以到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一些中度甚至重度孤独症的孩子,才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而教材也通常使用学校自编与国家教材相结合,这样易于孩子们接受。

  在生存课上,9岁的杨宝龙表现非常好,他先将洗衣液挤到毛巾上,再用双手熟练地洗起了毛巾。“我现在已经是少先队员了,我还代表少先队员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打队旗,我真自豪!”杨宝龙说。

  在燎原学校的职高班里,有孤独症的元硕同学正在做酥饼,其他同学有的蒸馒头,有的做馅饼,都忙得不可开交。朱相宇副校长介绍,2004年学校成立了全市第一所智障学生职业高中(班)并开设了烹饪、家政服务、中西面点制作等专业。现在看,有的恢复得好的个别学生毕业以后甚至能到酒店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据了解,在接受几年的艺术教育之后,有一个孩子到了残疾人艺术团演奏钢琴。

  地点2:哈尔滨市启迪学校

  穿鞋 排队 打招呼问好 他们需要很久才能学会

  2日8时,9岁的果果在妈妈的护送下来到哈市孤独症教育康复训练评估指导中心——位于香坊区的哈尔滨市启迪学校,老师已经在门口等他了。“和普通孩子不同,孤独症患儿来上学,我们老师必须要接他们进教室,因为他们有认知和行为障碍,身边没有大人看护不行。”教学主任刁老师告诉记者。

  第一堂课是“认知理解课”,在35分钟的课程里,老师拿出仿真水果、彩色图片等教具,教他们学习“大小”“多少”“有没有”等数学知识的概念建立。第二堂课是“表达课”,学生要学习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孤独症患儿有认知障碍,在语言、情感方面很少与人互动,像穿鞋、排队、打招呼问好、数数这种普通孩子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很久才能做到。”严老师说。

  9时30分,在短暂休息后,果果和同学们迎来了一天当中体力消耗最大的一堂课——时长70分钟的“感觉统合训练课”。骆老师拿出几个巨大的塑料球,让孩子们坐在上面练习跳跃。塑料球强大的弹力不时让孩子们在空中飞起,教室里响起孩子们咯咯的笑声。“这项运动能训练孩子们的前听觉能力。”骆老师说。

  “像果果这样的孤独症患儿,我们学校有120多名。”校长杨晓华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这里经过科学、系统的学习,交流、语言、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障碍都会得到很大改善。绝大多数孩子经过9年的学习能做到基本的自我照料,不给监护人添负担。”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