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讯(记者 霍枭涵) 创新、创业、跨越是创业者需经历的三个难关。生于1995年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孟思源层层突破,自研3D打印机,申请七项专利转化三大系列产品,现已成功创立两家科技公司,客户遍布全国20余个城市近百家中小学校,他也因此获得了工信部创业奖学金一等奖。

将牛角尖钻出个洞
从小就喜欢动手制作的孟思源刚上大一就迷上了科创,2015年,孟思源与3D打印正式结缘。创新项目需要设计零件,但市场上买不到,孟思源和他的学长们便决定自己做一台。于是他们开始熬夜分析技术原理,并自掏腰包购买型材、配件、电子元器件,编写程序。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台3D打印机。机器投入使用后效果非常好,做科创的同学们纷纷上门要打印零件,校外店家也纷纷而来提出要买机器,于是他们萌发了成立研发、销售3D打印设备公司的想法。

从创新学生转型到创业公司老板
2015年11月,孟思源的哈尔滨万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30万元。这时候孟思源感觉到了从创新学生到创业公司老板的转型痛苦:本以为做好产品就会有人买的想法太过理想化,市场竞争没有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3D打印当时作为高新技术,知道的人都不多,更别提想购买机器了。
于是,他们开始在本校推广,一个个推开实验室的门,为师生讲解3D打印技术及如何应用到创新项目当中,同时抓住每次高校间交流和比赛的机会,不厌其烦的给人讲解,总结经验教训。

为了把技术推广出去,把市场做开,他走出校门,到中、小学校免费推广,还自主编写了一套《3D打印与科技创新》系列课程,现该课程已被多家中、小学校认定为创新指定课程。
如今,公司已经申请了专利7项,更新了5代产品,形成了3个系列,两年多累积销售打印机近400台,客户遍布黑龙江、浙江、西藏等7个省份的20余个城市以及近百家中小学校,公司与一些高校还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此外,孟思源和他的伙伴们正在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3D打印平台获得了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二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孟思源因此获得工信部创业奖学金一等奖,并被直接保送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事业风生水起饮水不忘“思源”
2017年末,在学校的支持下,孟思源创立起第二家公司——哈尔滨妙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仅短短几个月就与中国市政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哈尔滨分院等多家设计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公司风生水起后,孟思源连续两年他拉起周围的同伴联合学校,向二十余所大、中、小学校捐赠3D打印设备近五十台,并免费为其教师培训《3D打印与科技创新》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