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小儿手足口病危害大 哈尔滨专家告诉你如何预防
2018-04-23 09:42: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衣晓峰 刘效姬 霍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4月23日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2018年重点地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同时通报,我国现已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预计今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去年。“我国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季的‘快车道’,今年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绝不可掉以轻心。”日前,黑龙江省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王有鹏教授在接受生活报记者采访时,就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现状、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小儿手足口病危害严重

  据王有鹏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曾出现多次大范围爆发,呈季节性流行与全年散发的流行趋势,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为由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多以发热,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粘膜伴发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嗜睡、意识改变、呕吐、肌阵挛、肢体无力、肢体抖动等。此外,年龄较小的儿童更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加重等。王有鹏介绍说,根据历代中医古籍,并没有本病的专门记载,但可结合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特点及症状表现,将该病归属于“温毒”、“时疫”、“湿温”、“风温”、“斑疹”、“疫疹”、“疫毒”等范畴。依据多年临证经验,王教授主张本病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疫毒时邪,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且考虑现今小儿多饮食不节,致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外邪加之内因,使得湿热疫毒不解而发病。

  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多

  从临床上看,手足口病传播方式较为多样,在人群密切接触的环境下,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皮肤、物品等造成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经由飞沫传播;若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能感染。那么,手足口病有何特征可辨,是否可怕?

  王有鹏告诉记者,患儿一般在出现口腔溃疡后1-2天发热并有特征性的病毒性疱疹。在年长的病儿中,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较典型,但是2岁以下幼儿以非典型更为常见。在本病流行期间,家长若是观察到患儿突然流涎、哭闹等需格外警惕并及时就医,大多数孩子预后较好,但少数病例可致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特殊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则较迅速。

  目前,西医针对手足口病主要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干扰素等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中医各家则是主张因人而异,辨证论治。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在生活习惯方面:孩子外出活动、排便、接触他人分泌物后,以及用餐之前,都必须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并擦干,杜绝吮吸手指等坏毛病,这是预防该病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家庭看护者在接触儿童前也要注意衣物及手部的消毒,同时要定期给患儿经常接触的东西(包括餐具、玩具等)及房间彻底消毒,对于儿童的物品应单独放置,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要加强小儿身体素质的锻炼,建议家长在气候舒适时,带孩子多到人流较少的地方晒太阳,并进行散步、慢跑等适量的户外运动,增加儿童免疫力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在环境卫生方面: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和传播,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为特定的季节最为高发,此时期因季节的阶段性特点,致使毒邪强盛,应加强在本时间段内的健康宣传教育,树立家长正确的疾病观,消除恐惧感。此外,特别是在本病流行期间,需注重环境卫生,保证室内清洁、通风,减少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次数,尤其是人群密集区域。如在必要外出时,应给予孩子带口罩等防护办法,以减少儿童患病几率。

  3.在儿童饮食方面:平日应避免儿童食用凉、辣、油腻等食物,不饮生水;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宜减少儿童肉类及甜食等的摄入量,多吃粗粮和蔬菜,以减轻脾胃负担,注重固护胃气,以维护体内正气。

  4.在疫苗接种方面:临床上以5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多见,应将该年龄段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提高家长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及防范意识,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染率。应考虑将此年龄段儿童推荐为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重点人群。

  试试中药小方剂

  中药漱口方:金银花10克,荷叶、板蓝根、桔梗各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针对体质平和儿童的预防药方:金银花、板蓝根各10克,菊花、竹叶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少量频服;针对体虚易感儿童的预防药方:黄芪10克,防风、炒白术、板蓝根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少量频服。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