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晨报5月14日讯 5月13日,大街上随处可见拿着康乃馨准备送给母亲的市民,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大部分老人被子女接走过节去了。
“哎呀,于姐穿的这么好看,出去过节啊。”福利院里的护工说。“是啊,儿媳妇来接我,出去吃饭。”于阿姨脸上挂满了笑容。福利院走廊里贴着画报,整个楼层没人走动十分冷清。楼层班长称,楼层一共有24人,出去过节的有一半还多,有的中午吃完饭能回来,回家的人就要明天才能回来。
在福利院6楼走廊尽头,记者碰见了正在餐厅坐着的张阿姨,她手里拿着自己的假牙看着窗外,“小儿子来了,在屋里跟我室友的儿子聊天。”张阿姨自顾自地说着,并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在福利院里,老人的时间被分成三个重要部分,早餐、午餐、晚餐。张阿姨说,“我儿子经常来,也没拿什么东西,就是来看看我就挺高兴的了。”张阿姨说,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去世后只剩下两个儿子,他们隔三差五就会来看她,房费也是儿子交。
正说着,张阿姨的室友段阿姨也从房间走出来,坐在了张阿姨旁边。段阿姨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常来看她,大儿子不怎么来。段阿姨已经94岁了,花白的头发,身体还算硬朗。阿姨们聊着天,她们的话题都是在以前,工作的时候和年轻的时候,对于现在的日子却很少提起。
10时许,段阿姨的儿子要走:“你进屋呆着吧,不用送了。”段阿姨还是执意把他送到了电梯口。看着儿子进了电梯,她立刻走到电梯旁窗前。段阿姨踮着脚,趴在窗台上往下看,“你看我儿子,就是拿红色袋子那个,走道都跟我像一瘸一拐,腿不好。”段阿姨看着儿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想儿子啊?”记者说。“想儿子,他从这里到家,坐一个多小时公交,不容易。”段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