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3日讯 赫哲族街津口旅游文化村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时隔一年,记者在这里又见到了身着民族服装的讲解员尤秀云。年过六旬的她精神矍铄,与人交谈时,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意。

尤秀云(中)对她的两个学生充满期待。
两年前,尤秀云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同江市八岔乡八岔村赫哲族民俗馆时负责讲解工作,那段经历,让老人终身难忘,每每提起,她的语气中都透着自豪感和幸福感。
虽然年纪不轻,但尤秀云还能骑着自行车来景区上班。在她身上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每一位赫哲人对本民族的家乡传统文化都有着年深日久的崇尚情怀,作为伊玛堪的省级传承人,尤秀云更是时时激励自己,把民族文化传承好。“让伊玛堪能延续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每一个赫哲人的责任,如果不传承就会断档。我有决心把年轻人教会并能够学唱。”这两年,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上。
说起这两年的变化,尤秀云滔滔不绝:在传习所给学员讲授伊玛堪;到北京参加同江文化周活动;在哈尔滨音乐学院讲解赫哲族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参加艺术团在外地的演出。忙,是尤秀云最真切的感受。即便是照顾生病的老伴,她也没耽误赫哲文化的传承。
尤秀云说,她去年收了21位学生,最大的50岁,最小的8岁。她每个星期都到同江市里的传习所给学生们上课,教唱伊玛堪。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在今年开始显现。“我教他们的《西温莫日根》一共12个章节,现在他们都能背诵三到五个章节了,我最优秀的学员叫尤婷婷,她能背到九章了。”尤秀云既兴奋又自豪地说。
传习所把尤秀云和喜爱赫哲族传统艺术的年轻人连结到了一起,濒临失传的伊玛堪说唱在同江市越来越热。还有两件事儿,也让尤秀云感到极为自豪:一件是走进同江市第四小学课堂,为孩子们上赫哲语言课;另一件是街津口旅游文化村招收了两位外地的年轻人做讲解员,尤秀云成了他们的师傅。能够让赫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在尤秀云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时时激励自己,把民族文化传承好。”尤秀云再一次和记者说起这句话,“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总书记传承好赫哲文化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