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伴随教育综合改革的铿锵步履,龙江教育事业不断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捧起新图书,孩子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围绕“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我省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着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公共教育服务差距。围绕“立德树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省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发展,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围绕“鼓励‘双创’,为学生实现梦想插上翅膀”,我省出台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许多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场地、资金、指导教师等多方面帮助。
黑龙江日报6月1日讯 回望近两年,我省教育事业的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小学生们享受足球的快乐。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直抵人心,教育事业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让人们感受到踏实的幸福;改革的铿锵步履,使龙江教育不断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回望两年来,我省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显著提升,全省教育系统攻坚克难,收获累累硕果。
目前,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达80.9%,连续十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留省就业人数近10.55万人,留省就业率55.83%,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去年一年,我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2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近39万人,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100%安置,留守儿童入学率达100%;全省9个德育案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14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1 让城乡中小学生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1.3亿元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覆盖学校2615所
曾经长年在外打工的张宇,回乡工作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就学问题。去年9月,她送孩子到穆棱市民主小学入学时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活动室、认真教学的老师,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心里的隐忧也随之消散。她感慨地说:“这里从安保到教师对孩子们的那种认真负责让我心安,使我成为了有幸福感的学生家长。”

小学生学习机器人技术。
张宇的孩子和同学们是我省实行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举措的受益者。前些年,随着我省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学校办学能力相对滞后,出现了教育教学“城市挤、乡村弱”的现象。为此,我省坚持把“建机制、推均衡、促公平”作为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公共教育服务差距。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补短板、达标准、优结构、提质量的过程,必须着力在资源配置、学校管理、发展联动等方面,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创新举措。”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坚持把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落后地区、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改变办学条件。
2016年9月起,指导各地开始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目前,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1.3亿元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覆盖学校2615所。投入资金2.37亿元,改造了1579所农村中小学校“小火炉”,率先实现了连片贫困地区和国贫县学校集中供暖的全覆盖。同时,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使中小学宽带接入率达86.5%,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80%。

志愿者们为农村小学送来了新书。
把问题作为实践的起点。为解决乡村空校与城镇学校拥挤并存的矛盾,我省着力推广牡丹江学区制改革、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和联盟办学等经验做法,加快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快速发展,并加快特色而有质量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特别是针对“小规模”学校,按照“全面改薄”的要求,重点在投入、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予以保障,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公平接受教育的条件。
为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我省统筹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两年来我省在合理核定、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的前提下,重点建立乡村教师补充和培训机制,2017年至2020年全省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名编制用于“特岗计划”,重点向乡(镇)及其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向音乐、体育、美术、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倾斜,解决乡村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截至2017年,全省共有近1.3万名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和贫困地区,“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覆盖所有县,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14.4%,投入专项资金1.65亿元,在全省54个县实施了“国培”项目,培训乡村教师近12.9万人次,预计到2019年实现贫困地区送教下乡全覆盖。
2 用“心”凝练孩子的未来
全省已发动70多所高校的2.38万名大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关爱帮扶行动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帮扶大学生临走时,一遍一遍地问:“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还来?”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孙麒惠说:“留守儿童脸上阳光般的微笑就是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希望以我们的绵薄之力助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大手拉小手,关爱暖龙江。
目前,全省已发动70多所高校的2.38万名大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关爱帮扶行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为留守儿童进行功课辅导,哈尔滨理工大学组织开展了爱心捐赠,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普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为孩子们进行卫生知识讲座……关爱行动带给留守儿童满满的爱和温暖。
校园是立德树人,放飞梦想的地方。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发展,为此,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而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扎实推进,并与教育部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备忘录,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此外,我省还制定《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评价细则》,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中小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做了大量卓有实效的尝试。首先,深化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政治》德育学科的教学改革,探索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提倡推广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经验,使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和趣闻性相得益彰,并根据国家修订的课程标准和规范教材建设要求,开设富有我省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了反映地方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生命教育》等特色课程,更加贴近我省中小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其次,广泛开展“五心教育”“四自五爱”“六讲六做”等活动,大力宣传和深入组织“新童谣、儿歌”创作传唱、城乡学生手拉手、帮扶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知情意行。
3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库,共入库429项
近几年来,国家和省里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空前,许多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场地、资金、指导教师等多方面帮助,使学生们通过“双创”实现梦想。
我省恒讯软件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姜诗萌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女孩,在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学习韩语专业的她,大二时就对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三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软件项目经理,在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全省金奖、全国铜奖的好成绩。自2014年创始恒讯软件研究院以来,姜诗萌不断在新的挑战与机遇中提高和完善自我,恒讯软件研究院目前已拥有56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12项科技成果登记认证,获得科技进步奖1项,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专利优势示范企业、企业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如今,姜诗萌已将创业成果回馈母校,通过校内的“双选”会等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学弟学妹加入恒讯软研院。
据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全面铺开,创业人数翻番式增长。各高校双创课程总数达1976门次,专兼职教师增至3981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年度立项2407项,配套经费1190万元,各类创新创业赛事达1000项,参与17.5万人次。
为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我省近年来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各类双创孵化平台527个,面积达35.4万平方米,入驻团队2070个,并设立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5亿元,目前已有6支子基金拟进行阶段性参股投资。我省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获得5银、14铜的好成绩,累计有3所高校入选国家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大学生创业人数增至16111人,注册企业增至2074个,吸纳参与创业和带动就业18221人。
与此同时,为有效对接科教强省战略,我省实施了高等学校智库建设支持计划,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库,共入库429项,省属高校2个实验室入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现了省属高校该类实验室零的突破。我省实施“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奖励支持计划”和“高校领军人才科研创新支持计划”,加强高校科技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在2所高校启动科技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目前,全省高校和教师创办或参股企业共402家,其中33所高校教师依托职务成果创建或参股创建的科技型企业共有342家,学校持股企业165家,一定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40余家,上市5家。
百尺竿头,更上层楼。而今,我省逐步完善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加强高校高水平智库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