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讯 (记者 王春颖)8日上午,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结束。记者在考后采访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地理教师韩毅。韩毅老师就2018年高考全国卷二文综地理试题做出了详细分析。韩毅老师说,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力求稳中求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主干知识,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
试卷命题沿用一贯风格,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素材的选取特别详实鲜活,时代性极强。如“汾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问题”,“白洋淀环境保护问题”等。试题严格依照考试大纲命制,突出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从难度上看,不偏不怪,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切入,但部分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部分选择题的选项具有较大的干扰性,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二是聚焦关键能力,强调综合思维
试题在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特别侧重对考生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维过程,强调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37题对“美国龙卷风”的考查,看似不在考纲范围内,但却突出考查了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已有的天气系统部分的知识进行迁移;选择1-3题组对“产业转移”的考查和9-11题组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考查,则突出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进行图文转化;36题对“东南沿海和贵安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和条件”的考查,则侧重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解答问题。
三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区域认知
图是地理的语言,是地理学科的特色。近年来虽然淡化了区域定位的考查,但对于区域的认知却始终是地理学科的主旋律。如36题“贵安新区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明确云贵高原气候凉爽、能源(水电、火电)丰富、喀斯特地貌等区域突出特点,才能对题目进行比较全面的作答;37题“美国龙卷风”一题亦是如此。
四是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理实践力
本次试卷的时代特点极其鲜明,考查的几乎都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产业转移”、“港珠澳大桥通车”、“大数据”、“农业生态旅游”、“河北雄安新区”等,明确的向考生传达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理念,要求考生特别注重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五是相比去年试题有几点变化
相比去年,对于考生比较关注的地球运动问题,试卷做出了明确考查,且考查的是多年未考的时间计算问题,说明地球运动作为考纲要求的一部分,仍然是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但在备考中仅做基础复习即可,不要求难度的提升;自然灾害虽然从选修模块中被删除,但不等同于从考纲中被删除,仍然可在必修内容中进行考查,如37题“美国龙卷风”;小角度设问,较去年相比考生容易切入,使得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答,但由于选择题部分选项干扰性较大,综合题部分设问极具创新性和开放性,考生如果想得高分实则不易。
【教师简介】韩毅,哈师大附中高三地理教师,理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从教9年,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赛课中荣获特等奖,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参与出版了《模块学习与评价》、《杨帆启航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