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 王春颖)16日是民办初中“小升初”招生首日。各个学校均采取分批面谈的形式,这可忙坏了部分考生家长。记者10点30分在工大附中考点门口看到,很多考生和家长匆匆赶到,表示刚从松雷中学等学校赶过来。

一位徐姓家长说:“谢天谢地,两个学校的面谈时间能够错开,给我们多一个选择。”她说,女儿就读于育红小学,早八点参加了松雷中学的面谈,考后女儿表示面谈试题比较简单,她感到很欣慰,希望女儿同样能够顺利通过工大附中的面谈,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10点40分,随着工大附中上午分批应考最后一批考生的进场,记者来到了工大附中校园。校园设置了功能分明的工作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审核组,约30组90名教师忙碌着审核考生基础信息。在审核基础信息后,考生方可进入一个面谈环节,那就是创新潜质体验场。此次工大附中面谈单独开设16个创新潜质体验场,以考察考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潜质体验后,考生将由学生志愿者带领前往面谈区,126个面谈室同步进行面谈。面谈结束,考生再从工大附中后门走出考点。整个学校的面试环节有序高效地进行着,直至11时,记者看到学校操场上待考的学生已经全部进入面谈区。

据工大附中党总支书记、校长王蕾告诉记者,此次报名参加工附面谈的学生共计近8000人,为了迎接本次面谈,学校建设了面谈工作系统,分设九个组别,包括审核组、组织组、面谈组、纪检组、后勤安保组、录入组、录取组和通知组,各司其职,不踩红线,纪律鲜明。先后制定了面谈预案、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把面谈事宜想全、想细、想万一,学校教师、学生志愿者、后勤保障和各类警察共1125人参加此次面谈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每名考生在一小时内结束考试。

王蕾说,学校对每一年的面谈招生工作都予以关注和总结。一直以来,工大附中面谈招生十分注重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品质、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专注力等方面的能力,希望通过面谈能够全方位考察学生能力,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