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 许诺)在第二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黑龙江时尚文化展区异彩纷呈。全省各市地文化产品展示着创新成果,同时也将龙江特有的时尚、科技、民族等元素和特色充分体现出来。
“科技+文化”文创产品展龙江新成果
位于哈尔滨会展中心共享大厅的黑龙江时尚文化展,充分体现“时尚龙江创意文化”这一主题,展区以蓝白色调为主,蕴含黑龙江独有的冰雪元素。在展区入口,3D互动雾幕的装置格外引人注目,声、光、行相结合,颠覆传统认知的灯光秀,在喷洒出雾气的同时,更释放了科技创意,引得不少参展人员驻足观看。
展区舞台内,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机器人“演员”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赫哲族虚拟现实场景交互产品、七台河城市建设数字馆、勃利黑陶AR明信片等多项文创展品,都利用信息技术将3D影像直观反映给观众。一些展区运用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大胆创新的设计颇受关注。不少观众直接戴上VR头盔和眼罩,站在模拟滑板上,手上拿着滑雪杖进入逼真的虚拟滑雪场景。这些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设备,提供了娱乐活动和特定场景,实现了更直观的交互式体验。
“民族+文化”展龙江独特魅力
在齐齐哈尔市展位,来自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国家级满绣非遗传承人刘雅梅的作品《母亲》和《鹰》活灵活现。另一旁,丁笛之音绽放,来自齐齐哈尔市的四名师生吹奏着或舒缓温情、或激昂欢快的曲子。19年前,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管弦系的老师首创研制成功了丁笛。如今,它已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出现在哈洽会上。更为可喜的是,丁笛已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开来,成千上万的老师、学生和音乐爱好者投入到丁笛的学习演奏和推广活动中。
佳木斯市展区的参展商们带来玛瑙玉石、鱼皮画等展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解永亮、尤忠美在展馆内唱起伊玛堪,歌唱赫哲新村绽放美丽画卷。北安市的参展商王春艳带着乌鱼绣作品《猫趣》和《鸿运当头》等,绣出了乌鱼绣独具特色的刺绣流派。
展会现场,来自黑龙江的艺术工匠,通过他们的文化产品,真切传递出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一些具有历史的展品融合了当代社会的思考——大庆铁人精神的剪纸作品《踏步迈向新时代》、牡丹江靺鞨绣《阳光下的雪乡》等作品,都成为参展者关注的对象,展品彰显各自文化的特色亮点,展示各地产业发展的新成果、新面貌、新气象。
“看历史、听故事、品时尚、见发展。”黑龙江时尚文化展区,展出的有科技产品,有民族文化,有“爱国基因”,也有“匠心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的解读,结合展品,让观众感受到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着力寻求时尚产品结合的发展理念,传递出文化产业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龙江提供的新思路。”佳木斯市郊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战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