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十四村的煎饼通过“兴村网”热销全国各地。记者蒋国红摄
黑龙江日报8月7日讯 盛夏时节,记者到“龙江第一村”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采访,绿油油的稻田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农业科技示范园里香瓜、番茄、葡萄成为周边市民前来采摘的抢手货。
在黑龙江兴十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兴村网”电商平台,兴十四村党委书记付华廷正在查看当天农产品的交易销售情况。公司总经理王晓梅向记者介绍,现在村里的绿色果蔬、特色杂粮等产品卖得十分红火,工人们正在抓紧打包装运,把村里生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为搞好“互联网+”建设,2015年10月,兴十四村成立了黑龙江兴十四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村里招聘一批学有专长的大学生,现在已有60余人,目前还有加盟信息员、草根物流配送员400余人。
王晓梅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兴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简称“兴村网”)是农业部“全国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的标准服务系统平台。内容涵盖农村便民服务、电子村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提供650多项服务内容。“兴村网”平台发挥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农产品进城服务为重点,加强区域农业大数据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建设,致力打造成为一个服务齐齐哈尔市乃至东北三省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创造一条“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多赢发展道路。目前,公司设置市场中心、技术中心、行政中心、物流中心、培训中心五大部门,是一支有能力推动甘南县电商发展的优秀团队。
看到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付华廷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老农民也玩起新花样,通过互联网,动动手指,就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这家科技公司是由黑龙江富华集团与福建世纪之村集团合作创办,就是要用现代信息、互联网、通讯技术为东北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据介绍,公司成立至今,兴村网在甘南县10个乡镇8个社区的95个行政村先后建设信息站393处,已覆盖全县。培训信息员、商家、政府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本地商家入驻183户,发布商品2100多种,实现总交易额5266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占总交易额的76.8%。
村里的草莓种植高手孙德胜告诉记者,自2011年在村里搞草莓种植,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不了解,通过“兴村网”把草莓产品发到了互联网上,这让许多人都知道了我们这里生产有机草莓。春节时,来了大批外地客人到这里采摘,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我们的草莓供不应求。现在他家已有7栋大棚,一年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公司积极对外推广,加强进一步对外合作,2017年与齐齐哈尔市惠光农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齐齐哈尔市东北惠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将“兴村网”推广至全市。同时还与齐齐哈尔市各县区的企业和个人合作,打造农副产品溯源追溯体系。今年上半年,已经举行下乡促销活动30多场。6月还作为齐齐哈尔市电商先进典型企业,参加了全市电商大会。目前,“兴村网”淘宝店铺、霁朗天猫店铺、东北惠微商城已经全面上线。
谈到未来发展,付华廷说,现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延伸至镇村,各类信息、服务更加丰富、高效,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兴村网”,就卖到省内外各地。下一步,要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加大“互联网+”建设,兴十四在继续做大做强有机大米、大煎饼、葵花、杂粮杂豆的加工产业的同时,通过原有的经销商和“兴村网”电子商务平台,把兴十四村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把兴十四村打造成齐齐哈尔市乃至全省最大的“无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