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搜 索
国际雕塑家齐聚黑龙江通河 “鬼斧神工” 共凿新名片
2018-08-18 17:5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郑通 迟亦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18日讯(记者 郑通 迟亦达)石凿声声入耳,神工日日既成。18日,第二届中国通河国际雕塑创作营暨国际雕塑创作营2018·通河站开营。

在通河县铧子山山脚下举行开幕仪式。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18日15时许,天正蓝,花争艳,理石的粉末和群众的掌声交织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铧子山雕塑公园,嘉宾合作开凿拉开了开营序幕。“黑龙江的山、水、人都很好,这里的文化和墨西哥独有的玛雅文化差异给我的创作起到了很大帮助”,墨西哥雕塑家佩德罗·奥索里奥向记者说,“此次,我的作品会以中国国旗的颜色亮相。”

通河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德友现场致辞。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此次雕塑创作营活动有来自乌克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埃及、摩洛哥、巴西、墨西哥、伊朗、黑山、土耳其、日本、乌拉圭、中国等国家的20名雕塑家参加创作。创作营以花岗岩、金属为原材料,将完成2-10米不等的城市大型公共雕塑20件。

墨西哥雕塑家佩德罗 ·奥索里奥。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意大利女雕塑家玛利亚·科林巴说:“十年前我曾来到中国,十年后的今年我发现黑龙江的变化非常大,”她表示,这里的山更绿,水更美,在这里交到了更多中国朋友,希望此次雕塑营会让她学到更多,收获更多。

雕塑家大咖集体亮相。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通过此次雕塑营,让通河地方文化与雕塑文化相融合,打造通河文化+旅游新名片。”通河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德友表示。

  据悉,通河也将借助国际艺术家们的雕塑作品,进一步提升通河的城市品位、文化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创作营的举办,也将推动通河绿色旅游奠定良好的艺术与人文基础,优化开发并深入文化艺术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姜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