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7日讯 (记者 王亮) 第六届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于9月14日-18日在哈尔滨举办。记者在现场看到,异域食俗展区天天人头攒动、黑土风情展区活动精彩纷呈、绿色未来展区潜力无限……6.8万㎡的展区充分展现了各种生机与活力。

黑龙江大米,更好的东北大米。东北网记者 王亮 摄

互联网+农业展区。东北网记者 王亮 摄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东北网记者 刘嘉 摄
消费者一进入会场,就会在A馆门口看见“黑龙江大米更好的东北大米”的宣传语,这是黑龙江省粮食局组织的“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的营销口号,从2017年开始至今,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举办了10场营销活动,在本届展会上共有52家企业集中展示黑龙江大米。
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展区,记者看到了我省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绥粳18、黑龙江省首个国家一级米水稻品种龙稻18、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农43,并对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龙粳31水稻品种和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及近年来涌现出的符合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进行重点展示与推介。
在我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上,泰来县大米办公室主任路延成告诉记者,每次参加这样的展会都是收获满满,最大的意义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成熟了。
创新绿色食品营销方式,合作社也想出“奇招”。黑龙江宝清县和平谷物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军坚持营销模式创新,当别人把大米卖进超市的时候,他已经把大米卖进饭店、社区当成了主要的营销模式,并研究出“饭店当超市”的新模式,在大连金州区一饭店进行营销创新,把饭店当超市,在一家饭店门口搭台卖米,一个月就能卖1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