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履职担当不辱使命 争做百姓贴心人
2018-09-19 11:19:11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董力刚 颜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19日讯 “听民声、解民意、询实情。”近一时期,双鸭山市开展了一场接地气、入人心的“两进”活动,目的就是让人大代表与百姓谈心、连心、交心成为一种常态。

  人大代表“进社区、进乡村”工作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6年以来,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在各级代表中开展了“进社区、回选区,听民意、解民忧”活动。双鸭山市各级人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取得了可喜成效。

  在推进人大代表“进社区、进乡村”工作中,双鸭山市各级人大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注重软硬件建设,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各县、区人大结合实际,建立了人

  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机制、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职责和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流程,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了人大代表“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活动开展进程中,选民向尖山区人大代表反映,在南市区的棚户区改造治理过程中,12线、20线公交站点设置不尽合理,给一部分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等问题。代表们积极会同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出面,多次与公交公司沟通协调,帮助居民协调公交站点的设置问题,适当增加了双鸭山市血站至南山社区双向的公交站点,使附近的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乘车,真正做到了方便选民出行。

  岭东区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宣传代表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选民了解活动情况,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内容,畅通群众与代表、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该区利用区内的电视网络,把相关信息进行及时播报,并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代表群,各街道及乡的代表工作室也分别建成了代表联系群,代表与选民联系的照片及时上传,方便代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并开展了代表接待日活动,保证每个接待日有一至两名代表负责接待群众,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与整理,以便转办督办。两年来,两级代表参加进社区活动200余次,接待走访选民3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针对代表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当场答复;如需部门解决的问题,由人大办事部门负责,约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接待群众、解决问题,如群众提出的博爱园小区广场安装路灯问题,东湖小区环境治理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答复及解决。通过各种活动,赢得了选民的信任和肯定,化解了矛盾,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是一个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交流社情民意的场所,群众有意见来这里找代表反映,代表及时把群众呼声向人大、政府传递,上下联动共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撰写代表议案建议的素材,使履职议政更实际更准确,使为民服务质量层次更高。”

  工作开展的如何,规范的工作流程至关重要。集贤县人大代表对于核实的问题,代表当场约见有关部门负责人,让其到现场参与接待群众、解决问题;对于短期内不能办理的,或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办理的,则以代表建议的方式转交政府限时办理。所有问题的办理情况都要在下一个代表接待日进行说明答复。通过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走访,帮助广大居民解决了修复小区监控、平房住宅积水、危墙维修等23个生活问题。问题的解决赢得了老百姓真心拥戴,一些部门的负责人也是深有感触,代表的工作实际上是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将百姓上访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也是有力的支持。

  2016年以来,饶河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编织代表间联系新网络。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小组为单位,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共开展“进社区、回选区,听民意、解民忧”活动3次,召开选民座谈会53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关于绿特种植基地建设情况、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环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情况等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9次。设立每月5号为代表接待日,通过到各乡镇、社区接待、走访选民等形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群众、汇集民意、凝聚共识的阵地作用。

  成立于2002年的饶河县欣民社区拥有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共21人,在他们的带领下,通过采取“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各志愿者服务队为贫困居民发放爱心衣裤9300余件,带领医务志愿者免费为246名高龄老人进行白内障检查,“五老”志愿服务队全年免费为各类人群纳制鞋垫3000余副,缝制环保购物袋1000余个,为环卫工人织帽子脖套140余副。人大代表进社区,拉近了与居民群众的距离,使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更充分体现人大代表知民情、解民忧的社会责任感。

  现如今,当你打开各县区网站,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一栏中类似的记录比比皆是。遍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160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正成为社情民意的汇聚地,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也成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基本职责。

  人大代表就要为民尽心。“大家信任我,也要监督我。”尖山区人大代表、安邦乡人大主席杨明在进乡村调研时,还给村民讲解了《宪法》中关于监察委员会的内容,“监察范围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所以咱们村干部、党员同志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是一面旗帜,竭尽全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杨主席讲的话简单、朴实,我们爱听,也愿意一起去做好。”村民王长祥说,以前认为《宪法》离老百姓很远,通过这次宣讲,明白了《宪法》与每一个村民息息相关。“比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把《宪法》精神运用到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共同把我们村建设得更美丽。”

  人大代表植根群众,他们的话百姓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办公设备、资金等27.35万元;落实专兼职人员275人;建立工作制度120个;培育树立工作示范点22个;组织代表活动80余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414个,开展代表述职240人次。代表们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地推进了“两进”活动深入开展。

  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享受民生幸福。“我们的工作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在“两进”活动中,大家都自觉拿起这把标尺来丈量工作,寻找差距。

  “全程参加完‘两进’活动推进会,我感觉到活动形式好,用数据说话、用现场说话;各县区人大干部工作精神饱满,实干加巧干,每个地方都有高招、实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军说。的确如此,在“两进”活动中,各县区表现出的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发展热度,令观者无不振奋,而应对转型阶段的现实挑战,对照科学发展的更高要求,对照老百姓的民生期待,各项工作还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让快牛“不用扬鞭自奋蹄”,对慢牛则“常加提醒多策鞭”,“两进”活动正推动全市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发展气象,在你追我赶比学赶创中共筑“中国梦”。

责任编辑:李玥